第527章 不拘一格(1/3)
临安,丰乐楼。>
“恭喜诸兄、贺喜诸兄,苦等两年有余,终能缺补任官。”刘辰翁团团抱手,为几位友人庆贺。>
“未中榜时盼登科,登科后却盼任官啊。”>
“任了官,又作封狼居胥梦。”昝万寿笑道。>
“好一个封狼居胥梦, 当浮一大白!”刘辰翁推杯。>
众人大笑。>
昝万寿是在座年岁最小之人,时年才十九岁。>
他也能算得上是丙辰科中榜,但不是进士……而是武举。>
武进比进士远远低了不止一等,这次汉中有大量官位、且都是高官。这其中昝万寿最低,任城固县县尉。>
当然,这已是运气极好,官家甚至勉励了他一句, 要他效仿李瑕少年任官, 为国尽忠。>
还是有不少进士瞧不起昝万寿, 认为他不该与进士一起入殿,唯独陆秀夫邀他同来丰乐楼。>
想着汉中路远,赴任的一路上也该互相照应,昝万寿欣然而来。>
他在一堆进士中却也不怯场,还能说笑。>
但这是士人聚会,能说笑也无用, 很快,众人渐渐又不太理会昝万寿。>
言谈间, 诸人或有意、或无意,看向的都是一言不发的陆秀夫。>
陆秀夫时年二十四岁,中进士时才二十一岁。>
真真正正的前途无量。>
他名字清丽,文章清丽,长相也清丽。>
另外, 陆秀夫性格极是沉静, 矜持庄重。>
此时宴会上, 唯独他正襟危坐,姿态端正,不愿引人注目,偏还是成了众人的目光焦点。>
刘辰翁知道陆秀夫的性子,不点他名、他绝不开口说话,遂笑问道:“君实,我听说淮南参议官、兼知杨州的李知州欲请你到幕下?”>
陆秀夫被问了,方才点了点头。>
“是,本与李知州约定,若谋不到实缺,便往淮东。未想到朝廷收复汉中,诚可喜之事。”>
昝万寿侧头瞥了一眼,颇羡慕。显然,陆秀夫这等才干,多的是重臣拉拢。>
那边刘辰翁又问道:“君实打算如何与李知州解释?”>
“何去何从,皆为国做事,不须解释。”>
陆秀夫显然不是个适合聊天的对象。>
刘辰翁却已习惯了,自饮了一杯,又道:“可惜,我们的闻状元明年方能守完丧,赶不上这次任官汉中。”>
“忠孝当两全。”陆秀夫道。>
一旁的胡三省忽然自嘲一笑, 道:“说来惭愧, 我登科后被任命为吉州泰和县尉,为侍奉家慈,未去赴任。这次朝廷收复汉中,我得召征,本不欲去,却被家慈打骂了一顿。”>
“哦?”刘辰翁讶然。>
“家慈言‘男儿不为国事尽忠,守着一老妇,汝不羞乎?’愧煞我也,此番入汉中,必要立一番功业。”>
刘辰翁叹道:“忠孝难两全啊。”>
陆秀夫道:“忠孝当两全。”>
众人知陆秀夫执拗,皆苦笑。>
刘辰翁知道再聊这些,今日这场酒宴气氛便要凉下来,忙换了话题。>
“今日为诸君饯行,忽忆兴昌四年中秋旧事……彼时,刘声伯流放,披肝谏言;李非瑜赴蜀,迎危而上。如今李非瑜已斩酋主、驱鞑寇、复汉中,镇帅一方。反观己身,寒窗三年,又赴临安科举,碌碌无为啊。”>
“孟会兄,莫如此说,今岁恩科,以孟会兄之才,必能折桂登榜。”>
刘辰翁高声道:“我是说,诸君亦将赴蜀建功立业,当为诸君预贺。”>
他启了话题,便有人问道:“听说,四川李节帅是……丁党?”>
胡三省点点头,道:“不错,我闻如今非‘阎马丁当’,已为‘阎李丁当’。”>
“听闻丁青皮本已拟一份名录,被吴相抢先一步,此事属实?”>
“千真万确,御街有一茶楼,可望到枢密院吏房院门,有人亲眼所见,今日丁青皮与吴相争吵。”>
“丁青皮太跋扈了!”>
“临安城逼仄,茶楼竟也能望到枢密院,朝廷体统何在?”>
“当复汴京。”>
“我等必复汴京!”>
“岔远了……此番幸得吴相挫败丁党阴谋,但丁党着实跋扈!”>
“诸君可知,新任的史转运使,曾知叙州事,如今才几年?李瑕已任帅,史转运使却成他下僚。若非丁党一手遮天,岂能如此?”>
“听闻李瑕年不过十九,比我尚小十岁,若非媚上,如何得帅位?”>
“但李节帅真有大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民子弟
宫斗这件大事
大国智能制造
叫我如何不心动
不败修仙
五行修仙决
我的极品美女教师
史上第一豪婿
风流纨绔
兽血沸腾黑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