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知人善任熊午良(1/2)
昭雎大手一挥:“若是子兰将军可以占住有利地形,节节据守——未必不能挡住齐国的十五万军队!”>
“此战之要,在于只守不攻!”>
朝堂群臣再次点头:“是也,是也……”>
“令尹说得对啊!”>
“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言!”>
昭雎又道:“请大王下令,召集各地封君——”>
“令彼等带着家兵部曲,尽快到子兰将军帐下听命!”>
……>
齐魏韩三国大军齐聚,二十五万大军扎下大营,各色旌旗招展,一眼望不到边际。>
三国的将军各自碰了头,定下了计议。>
各打各的!>
魏、韩两国的十万联军,向西进攻秦军把守的宜阳。>
此时秦军虽然占据了宜阳,但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御,再加上秦国新君即位,也未必会迎战……>
根据魏、韩两国的估计——在最好的情况下,秦军有可能主动弃守宜阳,从而兵不血刃收复失地。>
至于齐国的十五万大军,则进攻楚国!>
齐王田辟疆的战略诉求是——至少要拿下楚国边境重镇【下邳】,如果战局顺利,那么齐军将争取夺下整个淮水以北的上千里沃土!>
值得一提的是,熊午良治下的【平阿】、【山桑】都位于淮水以北……>
暮色降临,三国联军大营中,突然传来了阵阵欢呼声。>
“齐王万岁……”>
三国盟主齐王田辟疆,亲自来到阵前劳军!>
“我大齐国既然是盟主,自当有盟主的风范!”>
“寡人带来猪三百头、羊五百只、酒水十车,为三国联军提前庆功!”田辟疆豪气地大手一挥。>
魏、韩两国的将军惊喜地一齐拱手:“末将代三军将士,谢齐王赐宴……”>
都说齐国殷富,果然不假!>
这齐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打仗前能美餐一顿,自然是三军士气高昂,齐国的将士不用多说,就连魏、韩两国的军士,都兴奋地欢呼起来。>
田辟疆笑着,坦然收下了来自三国联军的赞赏。>
其实,田辟疆更倾向于集结三国的军队,共同攻击楚国……秦国与齐国不接壤,就算打下天大的胜仗,齐国也分不到什么实惠。>
但是魏、韩两国执意要送进攻秦国宜阳,田辟疆也没什么办法。>
别看田辟疆顶着一个‘盟主’的名头。>
实则没什么用。>
战国之世,礼崩乐坏,国与国之间很少讲什么信义了。>
要是仗打不赢,那么魏、韩谁也不会认齐国这个盟主。>
不过……魏韩两国去牵制秦国,田辟疆已经很满意了!>
楚国,不过是鱼腩罢了。>
别看他们去年刚打个大胜仗,也根本掩盖不住这个老牌强国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腐朽气息。>
整个楚国地方权势极大,王权旁落。空有数千万人口、数万里土地,却发挥不出三成的战力。>
齐国的人口,不过才六百万罢了,也能稳压楚国一头!>
这不是腐朽是什么?>
楚国如果不进行一次彻底的变法,便始终是田辟疆眼里的鱼腩!>
唯一让田辟疆来气的,便是越北那边的战事!>
田轸麾下十万齐军,竟然连一个小小的琅琊都打不下来!>
奶奶滴。>
齐楚两国之间,西边隔着宋国,东边则隔着一个小小的琅琊,硬生生是并不接壤。>
田辟疆本来还想着,等田轸拿下琅琊之后,便可以从琅琊一路往西推进……>
结果【琅琊】打了三个月了,硬是打不下来!>
如今三国联军蓄势待发,实在不能再等了……看来,得寻一条新的进兵路线……>
齐王的目光从地图上缓缓扫过,看向了宋国……>
……>
曲阳城。>
来自郢都的征召令传到此处,熊午良与一众班底面面相觑。>
果然,屈原预测得十分准确——大战将至!>
“子兰为帅?他打过仗吗?”屈原心直口快地撇了撇嘴。>
熊午良苦笑起来。>
子兰,乃是楚怀王的幼子,实打实的王族将军,若论起辈分来,算得上是熊午良的兄长。>
这样一个王族嫡系血脉的将军,在政治立场上却是完完全全的昭雎铁杆粉丝。>
上次攻越之战,便是这子兰和屈平二人争夺主帅之位。>
那一次,子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纵横天下从铁布衫开始
全城热恋之家妻萌翻天
我的大杂烩
宋齐程雪
太古神墓
重生秋华再现
水浒之开局掳走扈三娘
穿进种田文,我和黑化反派一起发家致富
系统体验员
霸占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