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用灯笼脱贫(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十二章 用灯笼脱贫>
李斯最后留下了十个村民,应该说村妇才对。>
“记住,跟随先生学习编制灯笼时,不可胡言乱语。”李斯警告道。>
“诺。”村妇们紧张的应道。>
随后李斯又提醒了几句就带着村妇来到秦安面前。>
“先生,一共留下了十人,就是她们。”>
“多谢。”秦安说道,“从今天开始,村子将成立灯笼作坊,你们十人会成为十个小组,你们就是小组的组长。>
因为刚刚起步的关系,所以目前每个小组只有你们一人,等到灯笼卖出去后,我会招募一些人手帮你们,你们的任务就是教导他们,管理他们。>
你们的工资也会比他们更好。>
现在你们认真跟我学,有可能你们一家子都会靠着你们过上好日子。”>
“诺。”十个村妇同时应道。>
“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步,制作灯身,目前我们只有白纸,所以只能用白纸制作灯身。>
不过,你们放心,我会让造纸作坊制作一些适合灯笼所用的纸来。>
这两天,你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练习制作灯笼。”秦安边说边做。>
很快灯笼框架上涂上了一层白纸,为了让灯笼更加美观,秦安拿着毛笔写了一首诗。>
因为写的是简体字的关系,所以没有人能看的懂。>
李斯好奇的说道:“看先生所写,仿佛是一句诗。”>
“没错,这是一首悯农诗。唐代李绅所写,就是告诉我们农民种地非常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秦安回答道。>
“可否请先生念一遍?”李斯说道。>
“当然没有问题。”秦安爽快的答应了,这就是举手之劳而已,“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嬴政几人精神一震,诗简单易懂,却让人知道农民辛苦,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真的是粒粒皆辛苦啊。>
“好诗,真是好诗。”嬴政说道,“一句粒粒皆辛苦,道破了百姓之苦,粮食来之不易。>
这是一首警醒世人不要铺张浪费的千古佳作,我觉得可以载入史册。”>
秦安说道:“放心吧,现在小学生都要背这首诗,为的就是让人从小懂得节约,不要浪费。>
同时告诉大家农民伯伯非常辛苦,所以大家要好好读书,成就美好的未来。”>
嬴政等人点了点头,这读书真的非常重要。>
“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秦安说道。>
随后秦安继续带着大家将剩下的工序做完,世上第一个灯笼就此出现了。>
这就能用来照明?>
嬴政几人好奇的打量着是秦安手中的灯笼。>
秦安看着嬴政他们好奇的眼神,笑道:“灯笼的样式非常多,我这个是最普通的灯笼,挂在门口,或者手里提着赶夜路都非常合适。”>
李斯问道:“先生这要如何照明?”>
秦安指了指灯笼里的一个架子,道:“这里可以放置蜡烛。”>
“去取蜡烛来。”嬴政立马说道。>
“诺。”>
蒙恬快速的找来一根拉住,交给了秦安:“先生,蜡烛。”>
“谢了。”>
秦安接过蜡烛,然后固定住拉住,道:“老蒙,还得麻烦你将拉住点着了。”>
“诺。”>
蒙恬立马取出火折子点燃了蜡烛,大家顿时看到灯笼微微发出红光,大家都知道,这是蜡烛造成的。>
“亮了。真的亮了。”李斯说道。>
嬴政颔首道:“果然如先生所说,可以用来照明,李斯,让人将所有的灯笼收集起来,在院子里吊起来。夜晚就不需要担心没有照明纸物。”>
“诺。”>
“等等。”秦安立马阻止。>
“先生为何要组织?”李斯问道。>
秦安说道:“老李啊,你身为会计,难道没有看出这灯笼能给村子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吗?>
将灯笼卖给隔壁的村子,虽然大家手上没有什么钱,但是可以以物换物,将我们需要的东西都换过来。>
手工灯笼现在已经很难找了,等到我们路通了,还可以利用这里的地理资源开发旅游业。>
外面有风车路,我们可以有灯笼村,家家户户吊着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一定能吸引大量的游客。>
如此一来,村子就能发展起来,水电,小轿车,还有电视,电话,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穿之拯救痴情女
鉴宝黄金指
功德之主
凡人修仙之凡尘仙
废柴毒妃不好惹
农女倾城:绝色夫君,悠着点!
投出个未来
官榜
末日直播
最终流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