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三回 按兵不动(1/2)

按兵不动。

杨承***开军事会议,会上布置了各军的行动序列,再请他们吃了顿饭,就让他们各回各家。

然后继续在山海关到中后所镇一线驻防,观察时局变化。

杨承应的目标并非李自成,也没打算只建立新的王朝。

而是要推翻树大根深的大官僚、大地主势力,为工业的发展扫平道路。

有了目标,杨承应就比谁都能忍耐,如文火炖小鸡。

一个字,绝!

二十六日,杨承应接到前线传回来的消息。

受李自成铐饷政策的影响,大顺军沿途所到之处,士绅都吓得逃亡山海关。

古代士绅都是拖家带口,一动就是几百口人,这在当地百姓看来是「大灾星」要来了。

洪承畴趁机大搞虚假宣传,鼓动当地军民驻防山海关死守。再派左光先和马科训练,又得到了乡勇三万。

靠着这些乡勇和数千精锐,洪承畴打算防守山海关。

不过,杨承应从字里行间嗅出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汇成两个字,就是「救命」。

「看来,洪承畴已经感受到危险。」

杨承应微微一笑,把密信递给宁完我:「这家伙真绝了,八成是猜出我的心思,故意只字不提救援,只提自己的应对,还把李自成的实力夸大。」

「李自成给的巨大压力也许是真的,毕竟跟随李自成的部分明军将领还想着在新朝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呢。」

宁完我看完洪承畴写的密信,笑着分析道。

杨承应认为有理:「传令给孟乔芳,让他率军逼近山海关,我也率军即刻出发。」

透过一段段文字,杨承应察觉出李自成攻势如虹,如果真把洪承畴搭进去,那就赔大发了。

他决定改变计划,大军继续行进。

当日,杨承应换了身甲胄,那是天启皇帝御赐的。然后在头顶缠上一圈白布,腰上也系一条白绫,跨上白马,率军出动。

他身后的帅旗,也贴心换成白底蓝字。

但是不允许将士学他,为大明朝「尽忠」,他一个人就够了。

大军浩浩荡荡,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为什么不继续坐火车呢?

因为他已经是按照军阵在行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一列列步兵,靠着小鼓声,迈出整齐的步伐,步调尽量保持同一个节奏,既能节省体力,又能维持军阵。

才到沙后所镇,前线又来了邸报。

并且不是一份而是三份。

除了洪承畴,还有团练营副将郭应龙,副将藏克俭。

团练营两个副将不是杨承应封的,而是洪承畴任命的,专门训练山永一带的乡勇。

他们在讲述事情之余,还顺便向杨承应邀功。

「有点意思。李自成率军猛攻西石河,三万乡勇奋勇作战,杀敌无数,怎奈敌人骑兵攻势凶猛,被迫弃守西石河东岸阵地,率军撤退到山海关。」

宁完我念完这一段,扭头看向杨承应:「殿下,他们是把你当成他们的主子,在为自己的战绩涂脂抹粉,将来叙功得个好位置。」

「杀敌无数」四个字,让宁完我无比恶心。

明军将领一大通病,就是在上报军功时,无限夸大数字,如果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就用四个字代替——杀敌无数。

杨承应笑了一声,道:「死战不退,应该是真的。逃亡山海关的士绅有的有家奴,他们因为农民军失去了土地,再加上知道我军在救援的路上,所以很卖力。」

「真是难说,

这些家奴为什么仇恨农民军,难道他们和农民军不是一样的,都饱受乡绅的压榨。」

宁完我有些想不通。

「不一样。京畿地区的家奴都能养丫鬟和小厮,还能把田再租给其他更贫穷的百姓,怎么会和李自成共情。」

杨承应说道:「他们因为农民军到来而失去了土地,自然仇视农民军。但在我看来,还有一点更重要。」

「哪一点。」

「摧毁一股力量不容易,重建新的秩序更不容易。如果你无法提供一个新的秩序,那么人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不那么好的旧秩序,因为混乱比摧毁更可怕。」

摧毁是一股势力对另一股势力,总有人游离于两股势力之外,勉强生存下去。

混乱,带来的是如影随形的死亡。

一个小地方可以同时出现五六个割据势力,对着数万百姓敲骨吸髓似的盘剥。

挖一簸箕土豆,要分一半给地头蛇。挖一篮子野菜,三分之二被收走。

没人能站出来,首先他得有站出来的力气。

割据势力的大山压垮了腰杆子,哪有力气站出来。

「走,咱们准备会一会李自成!」杨承应用鞭子一拍马背,大军开始加速前行。

他率领的是作为中军的两支近卫军,也就是相当于预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卫平 绝色易容师 末少宠妻如宝 贵宠艳妻 都市武道帝皇 无限之神话重生 鬼师典韦 我终是他的人间烟火 都市玄医民工叶阳唐嫣 位面武侠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