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回 西站送行(1/2)

崇祯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

到了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天气开始变得凉爽。

辽东的人们以前大多选择在这一天出游,祭祀祖先。

顺便放一放河灯。

梅花社也会在这一天郊游,在空旷的荒野上,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秋天气息,同时教授课程。

然而,今天却没有人策马郊游。

不止是梅花社,早早起来的人们也没有下地干活。

他们不约而同的去了一个地方——沈阳西站。

在那里,一列列噗嗤噗嗤的喷着浓烟的蒸汽机车,沿着铁轨向西而行。

年轻的士兵和家人挥手道别,在亲人们祝福的目光中,有序的登上列车。

在列车上向前来送行的人们再度挥手,然后坐着列车离开。

机车轰鸣声与人们欢送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哭声,以及离别之际的叮嘱声,交织活跃在充满烟火气的人间。

杨承应站在车站东侧的站台上,由于有侍卫保护,没有百姓靠近那里,让那里显得清静。

他之所以没有出现在欢送人群中,是因为他也即将踏上通往辽西的火车。

祖泽沛匆匆而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殿下,山海关来信。」

密信的火漆很完整,还塞了根鸡毛,是绝密急件。

「哦。」杨承应拿过来,拆开,从祖泽沛手里接过密码本,亲自逐字逐句的翻译。

参与送行的范文程、宁完我、祖大寿和多尔衮都刻意回避,目光瞄向别处。

杨承应翻译完,表情有些古怪,但他很快收拾了心情,转过身对四人道:

「有两个大消息,一个是崇祯皇帝驾崩了。另一个是夺取京师的李自成,升前明吏部郎中左懋泰为兵政府左侍郎兼密云防御使,派他招降洪承畴。」

「左懋泰是山左大社成员,没想到跪得还挺快,一转身,还帮李自成劝降洪承畴。」宁完我嘲讽道。

「他可不是用嘴劝,陪他一同前往山海关的,还有唐通率领的八千士兵。」杨承应道。

「洪承畴在殿下的安排下,有精兵五千,唐通所率蓟镇兵就算有两万,也不是洪承畴的对手。」

枢密副使祖大寿分析道:「洪承畴一旦反击,必然引起京中闯军的重视,后续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要不要先派曹文诏率军抵达前所镇,随时接应洪承畴。」范文程问。

杨承应摆了摆手:「不急。只要不是李自成亲自领军,洪承畴都能应付得来。我们当下该做的事,是将大军和物资调往前线,应付后面的局面。」

众人赞同的点头。

崇祯已死,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可以打出来了。但杨承应不急于出兵京师,他还想再等一等。

要让京中那些大员们吃够苦头,将来才会乖乖的吐出名下的大量土地。

除了调兵,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

土地测量员。

从西站回到王府,杨承应在崇政殿外面的空地,接见了即将前往辽西的土地测量员。

他们会在大军取得胜利后,由各县巡检司保护着进入占领区,开展土地排查工作。

巡检们也来到现场,站得整齐划一。

杨承应扫了他们一眼,都是朝气蓬勃,满意的点头:

「诸位,你们即将前往辽西,将来入驻京畿。然后开展一项关乎国运的工作,土地测量和确权。」a.

这是一件大家都提前知道的事。

因为是公开招募,都知道要干什么,并且报名参加的首要原则是自愿。

榜文一贴出,各学堂毕业的学子踊跃参加。

他们都很清楚,想要在未来一统天下的王府里分到一杯羹,就得找机会表现。

土地分配,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备受困扰的大事。

「你们将在王府和县衙的统一指挥下,对京畿周边展开土地测量和确权,为土地分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承应慨然说道:「你们的工作影响着未来,既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命运,也将和轰轰烈烈的土地历史一起载于史册。」

众人激烈地鼓掌。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后世除了以某朝为开头的官史,还有各类地方志,私人笔记等。

土地是第一等大事,关于土地的事,重要到能立庙。

再加上现实仕途的需要,自然能激发出无比强大的能量。

杨承应双手朝下做了个下压的手势,等掌声停下来,说道:

「文化源远流长,我最喜欢唐代的边塞诗,透过边塞诗能看到一个诗人不朽的灵魂。

比如唐初的杨炯,一首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非常的豪气!

不过,我更喜欢王昌龄的一句诗,黄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无敌修仙学生 争霸天下 战死的相公回来了 仗剑破天门 血冲仙穹 天谴者 独家宠爱:靳少请矜持 小匪闯天涯 总裁在上:娇妻好撩人 你的异能SSS,我的技能无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