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八十九回 卫拉特蒙古(1/2)

议事堂内,一片安静。

众将虽不说话,却面露疑惑。

在他们看来,卫拉特部盟主固始汗不远万里派使团纳贡称臣,已经很不错。

王上居然连款待都没有,直接赶走了。

不过,他们没有提出异议。

因为他们相信,王上这么做绝对有他的道理。

他们见杨承应轻轻一挥手,便纷纷起身,退了出去。

堂内只剩下杨承应和洪承畴。

「真令人奇怪,殿下怎么对那么远的藏地和西域感兴趣。」

洪承畴说道,「而且以殿下所处的位置,想要威胁万里之外的卫拉特蒙古,似乎鞭长莫及。」

「正因为鞭长莫及,我才说这番话。」杨承应笑道。

「此话怎讲?」

「孙子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杨承应背了几句《孙子兵法·计篇》记载的话。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短短八个字,就是对这篇最好的注解。看書菈

洪承畴睁大了眼睛:「您的意思是……」

「出兵攻打卫拉特蒙古。锤炼一支军队除了训练,还有行军。是该让这群狼崽子们出来,好好活动一下。」

杨承应接过话茬,道出自己的真正意图。

一是转移蒙古内部矛盾,二是锤炼自己的军队,三是威慑活动日渐频繁的沙俄,四是亲自前往漠北,与漠北各部贵族会盟。

「这可是史无前例的远征,就怕军队支撑不住。」

深谋远虑如洪承畴,都被杨承应的大胆计划吓到了。

数万重兵,在没有河西走廊的支撑下,怎么样能够到西域!

这怎么可能!

可是,洪承畴又觉得杨承应的计划并非疯狂,而是立足于自身强大的实力。

一想到这些,洪承畴又非常遗憾,自己作为明廷的督师,无法跟着大军一起行动,到遥远的西域。

「我猜到你想说什么,行军不一定要走河西走廊,或许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供我们远征。」

杨承应说道:「何况,我并不打算一路行军,而是兵分三路。再者我也不完全以收拾卫拉特蒙古为目标,还有别的目标。」

自唐以后,汉军铁骑很少踏足蒙古高原,更别说贝加尔湖。

外喀尔喀和内喀尔克各蒙古部落,也因此对杨承应表面恭顺,心里总是不服气。

杨承应得趁着农民军还在南边,给蒙古各部落小刀拉屁股——开了大眼儿,以确保后方的稳定。

如果后方不稳,就算是入关成功,也会面临北边边患无穷,南边战乱不息的局面。

杨承应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殿下说的有道理。」洪承畴点头赞同,「这一仗可以打,反正南边一时半会儿出不了大事。顶多一年时间,殿下就能凯旋。」

「南边的事,就有劳洪督师。」杨承应趁机拉拢。

明廷的九边精锐还在,李自成想要推翻明廷,短时间不容易。

杨承应唯一担心,洪承畴不配合朝廷,导致明廷因缺乏一支生力军而京师不保。

言语中透露出的意思,暗示洪承畴必要时交出三万士兵。

洪承畴听出来了:「殿下放心,该出手时,我也不会手软。但也不用过于担心,我虽没法子参与,孙传庭还在。」

「对哦,孙传庭还在。」

杨承应对这人的印象只有两个字——善战。

「殿下,有件

事您得注意。」洪承畴出声提醒,「如果没有熟知卫拉特蒙古内情的带路,事情恐怕难以成功。」

「哈哈……督师不用急,这个人会主动找上我。」

杨承应神秘一笑。

言出法随,白广恩进来禀报说尹咱呼图克图去而复返,正在门外再次求见。

洪承畴一怔,对杨承应佩服不已。

他起身,想暂时回避。

杨承应却微微一抬手,示意他坐下一起听一听。

洪承畴这才回座。

片刻后,白广恩引尹咱呼图克图走了进来。

「殿下,」尹咱呼图克图道,「老和尚厚着脸皮求见殿下,没想到殿下肯见,老和尚感激不尽。」

「上师,请坐。」

杨承应等对方坐稳,方才接着道:「我与上师相见多次,虽然没有交心之语,却也算老朋友。若不是随您来的和尚脾气太冲,我是不会赶你们走。」

尹咱呼图克图先向洪承畴欠身行了个点头礼,听完杨承应的话,他说道:

「大活佛讲经说法,举世无双。于红尘俗世,了解不多。此前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杨承应微笑的听着,心里却在想:「我如果不知道历史,还真被你老小子糊弄过去。」

拉尊纳旺丹增,是卫拉特蒙古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汤家七个O 异事笔录 逆天嫡女:狂傲太子妃 老衲要还俗 宸临 木叶的不知火玄间 第一神算:纨绔大小姐 最强篮下霸王 西夏死书 危险婚姻1总裁妻子不好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