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回 宁锦之战(二十)(1/2)

锦州外围后金军被击溃的消息,传到皇太极耳中。

他正指挥大军与明军大战于宁远城下,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

片刻后,皇太极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并把能带走的遗体拖到附近的双树堡焚化。

满桂率领增援的何可纲明军,与其他激战过后的明军一道追击后金军到首山大营。

皇太极立刻组织大军,准备继续包饺子。

没想到,满桂发现首山大营里没有后金军,直接撤退了。

皇太极骑着马,伫立在山岗上,瞅见这一幕,气得破口大骂:

“这明军都不是男人吗?像拴着狗链子的狗一样,只敢狂吠几声,不敢冲过来!”

阿敏等人默默的听着,只当没听见。

这属于无能狂怒。

真要有本事,就破了这守城办法。

可惜皇太极没有。

骂完,皇太极气鼓鼓的下令:“全军撤退,回锦州!”

正月三十日,后金大军兵临锦州城下。

望着高大的城墙,皇太极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上一次来没打下,这一次来又有什么办法。

他只得下令后金军继续把城围起来,另外想办法。

这时候,纪用的心思活泛了,觉得有勇健营在这里,自己可以好好的在后金军面前耍一波威风。

于是,纪用传令,让勇健营挑选精兵三百,随他一起登城。

皇太极得到消息,骑马到锦州城下,望见城楼上甲胄精良的高大士兵,立刻明白色勒和巴希死得不冤,这是金州军来了。

知道明军有了生力军,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但也不敢出城,皇太极就嚣张的在城外隆重祭祀阵亡的色勒和巴希。

本来,皇太极也是给死人面子,做给活人看的。

而且他是个铁血沙场多年的硬心肠,一辈子除了额娘去世的时候哭过,其他时间都是假哭。

以前看到汗阿玛时不时哭坟,皇太极还暗想老头子杀人那么狠居然还流泪,真是莫名其妙。

结果这次,皇太极抱着色勒的棺材,哭着哭着,就真的失声痛哭了起来。

想起自己为了成为大汗,绞尽脑汁的往事。

又想起成为大汗后,几个月都不顺。

更令他伤心的事,阿敏等大小贝勒居然不听他的号令。

再一想就算老实敦厚的代善,没多少花花肠子的莽古尔泰在,也会不听的。

想到这些,皇太极哭得更伤心了,连鼻涕都流出来。

众贝勒大臣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尴尬。

他们都知道,色勒虽然姓觉罗,但大汗和他毫无感情,做戏也太卖力。

属于混日子状态的刘兴祚选择冷眼旁观。

此后,后金军一直在攻城,但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待在城里的勇健营,除了偶尔陪纪用耍耍威风,一直没有出战的机会。

从二月初一,一直打到二月初五,锦州城纹丝不动。

反倒是后金军损失大量的攻城器械,士气进一步低迷。

眼看着围城战打不下去,皇太极却没有合适的台阶,比较体面的宣布撤军。

耀州方向,杨承应的明军稳如老狗,完全不进攻。袭扰战也告一段落,没有下文。

想支援大贝勒代善,这句话都不知怎么说出口。

直到,沈阳传来消息,蒙古敖汉部派使者前来后金请求归附。

皇太极总算找到了一点借口,宣布大军撤退。

敖汉部位置颇为重要,得到敖汉部无疑是对蒙古部落有了进一步的渗透。

而把敖汉部推向皇太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朝的抚赏对象——林丹汗。

作为蒙古正统大汗,靠着明朝给的前和在辽西频繁“捡垃圾”,实力今非昔比。

但他没有选择恩威兼施,而是选择以武服人。

这迫使敖汉部不得不选择东迁,但是由于小歹青的儿子没有父亲那么高的威望,有五成的牧民归了林丹汗,一二成的牧民到蓟镇,恳求成了守边属夷。

剩下的跟着索诺木杜棱投靠后金。

皇太极回到沈阳,做主把寡居在家的妹妹莽古济,下嫁给索诺木杜棱。

这个莽古济,正是莽古尔泰的亲妹妹,膝下有两个女儿,都是和乌尔古代所生。

莽古济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岳讬,小女儿则嫁给豪格。

由此,蒙古又一个部落归顺后金。

再加上被后金打成一片散沙的内喀尔喀,后金的势力开始向明朝的蓟镇边境延伸。

在这关键时刻,袁崇焕却被迫辞职!

事情起因,竟是宁锦之战胜利后的论功行赏。

京城,东厂。

“小纪,咱家问你一件事,你得老实回答咱家。”

魏忠贤一边品茶,一边慢悠悠地对纪用说道。

纪用在外人面前那是威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亵渎 斗罗2:这个龙神武德过于充沛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早安,总统大人! 每个世界苏一遍 可爱过敏原 西夏死书 都市:修仙十年,下山即无敌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沈桑宁裴如衍 娘娘万福(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