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回 抵达大长山岛(1/2)

杨承应刚到大长山岛,关于公主在他不在金州城期间四处活动的汇报,如山一般堆在桌案。

不仅接见了两名监军,还见了待在田府的高起潜,又传了茅元仪问话。

另外,她还自己出钱修建石鼓寺,遂了百姓的心愿。

真可谓用心良苦。

宁完我也看了禀报,说道:“公主明显带着任务来的,驸马要小心。”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只是没想到她这么积极,这么快就见了一遍金州城众将。”

杨承应脸上透出一丝苦笑:“我该夸她能干,还是恼怒她背刺我。”

宁完我笑道:“公主来自皇家,肯定是维护皇家,这与大帅形成天然对立。”

“是啊,她毕竟是皇室中人。”杨承应不无遗憾地道。

他不打算反明,但不代表他接受明朝一些做法。

比如离谱的宗室赡养制度,需要几省的钱粮才能供应这帮皇族。

除了少数如唐王,大部分的宗室和猪没有区别。

自己家财万贯,良田千顷,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却不肯出一毛钱。

有的宗室竟然大言不惭的搬出一把金椅子,表示这就是他的全部身家。

他们不出,搞得最后崇祯皇帝无计可施,不得不出面“借”钱。

历史上,驸马都尉万炜就被借了白银十万两。

宁完我观察着杨承应的神色,看出他不痛快,说道:“大帅,小不忍则乱大谋,目下是金州镇最虚弱的时候,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和公主闹矛盾。”

“我明白,宁先生尽管放心。”

当前,杨承应正打着朝廷的旗号,“苦一苦”李朝的百姓,从李朝半胁迫半花钱的买粮食。

另外,他还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举动,那就是让平户藩和幕府搭上线。

如果成功的话,他准备冒充一把明朝官方,去和倭国的幕府接触,想方设法搞点粮食和白银回来。

除了这两件大事,杨承应还派人去江南一带收购粮食。

只是与上次直愣愣的去不同,他这次让部下带上了孙元化的书信,专门找那些信奉洋教的大地主,看他们对主虔不虔诚。

虔诚就给粮食,不虔诚就给钱。

什么?你不肯给,那就对不起了,老子认识颜思齐,你们等着。

总之这些事,都与朝廷的支持分不开。

把这些汇报都付之一炬后,杨承应和宁完我来到造船厂。

造船厂是宁完我主持创办的,但发展并壮大是在刘伯漒的手中。

这位老兄在海上漂泊那么多日子,清楚意识到有一支强大水师的重要性,来到大长山岛后,开始着手扩大造船规模。

他利用海上便利、金州镇和李朝友好关系的条件,从李朝大批量招船工,还虚心请教葡萄牙水手,改造卡瑞克帆船。

福威号就是这么来的。

但那只是实验版,正儿八经的正式版还在建造中。

杨承应看到这规模,夸赞道:“刘先生的确不简单,几日不见,已经有这么大的规模了。”

“大帅谬赞了,属下全靠大帅才有如今规模。”

刘伯漒苦笑道:“这年头活下去不容易,何况还给工钱。属下只需贴出告示,前来应聘的人山人海,压根不愁缺人手。”

“那也要统筹得当,不然会造成百姓不满,致使这么久的心血付之一炬。”

“听大帅这么说,属下倒是当得起这些夸赞的话。”

“快人快语,我喜欢。”

众人哈哈大笑。

鸳鸯港是货物集散地,也是造船厂所在。

但是水师驻地却不在这里。

起初的确在这里,但耿仲明觉得这样杂居在一起,容易出现军民矛盾。

毕竟霹雳营草创不久,军容军纪都还没形成。

还有一点,提防有海盗扮成百姓打探情报。

于是,在征求宁完我同意后,把水师驻地搬到了金蟾港。

金蟾港位于大长山岛的中间偏南的位置,可以说是大长山岛的后背。

鸳鸯港有百姓自发组建的民防队,金蟾港刚好扼守住鸳鸯港的大后方。

此外,那里居住的百姓较少,方便他们出操。

杨承应一行人赶到金蟾港的时候,海上两队水军正进行攻杀的实战演练。

“大帅,您终于来了。”

监军莫麻子听到兵卒禀报总兵大人到来的消息,急匆匆的赶过来。一见到大帅,立即欣喜异常的喊道。

“莫监军,交给你的水师操练得不错!”

在莫麻子到来之前,杨承应仔细观察了一阵海上几队兵卒的操船情况——可以说是相当的娴熟。

这些来自北方大地的汉子,从不疏水性的旱鸭子,经过长期的训练和李朝、倭国一行,已经褪去青涩,成长为老油条,个个滑如泥鳅。

莫麻子摸了摸后脑勺,咧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副本模拟器 我就是打球 软萌团宠她又作妖了 叶凡 玉堂金门 人道昌盛 铁血悲情扈三娘 奥特:开局让赛罗做选择题 豪门隐婚:老婆别闹了 快穿之每天都在拯救疯批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