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回 狡猾的霍维华(1/2)

童牛岭,位于金州城东南方向,与公主府只一墙之隔。

主峰镜石峰海拔只有一百三十七米,南临黄海,北眺辽南第一山——大黑山,是万弘祚特意选出来作为公主散步的地方。

杨承应本来发布告示,告诉附近居住的百姓可以自由出入。

但是百姓都怕惹上皇家,也不想给大帅添麻烦,渐渐的都不进山。

到了沈世魁、罗三杰主持修建公主府,为了讨好公主,顺势将整个童牛岭用竹子做的篱笆围起来,还派兵丁定期巡查。

在通往主峰的路上,他们用石板铺成了路,并在道路两侧也用竹子和树做篱笆,防止遭遇动物的袭击。

说来也巧,由于减少了人类的活动,山上的动物越来越多。

鸟儿、松鼠等小动物随处可见。

朱徽娴轻移莲步,缓缓地前往镜石峰的峰顶。

和影视剧看到的不一样,公主出行,哪怕是去郊外都是前呼后拥。

前面有小太监开道,中间是宫女,后面还跟着小太监。

除此之外,皇帝赐给她的女官和大太监也要随行。

这些女官和大太监负责提醒公主的言行,顺便记录出行、行房等事项。

一个个真的是骄横跋扈。

最出名的例子,莫过于万历皇帝的亲妹妹——永宁公主。

她的驸马在洞房前不肯给这些人钱,遭到一顿毒打,回去就呜呼哀哉。

不过,这些女官和大太监不敢勒索杨承应。

毕竟杨承应“恶名”早已传遍皇宫,都心里打鼓。

登上主峰,朱徽娴微微喘着气,举目远眺,整座金州城尽收眼底。

披甲的士兵、耕作的农夫、挑担的货郎等构成的生活画卷,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

无论谁,面对此情此景,都难免心生感慨。

这都是杨承应的功劳,朱徽娴自豪的想。

这时,春韵来报:“公主,霍大人已在阶下跪着,恭候公主垂问。”

与纪用不同,霍维华属于外官,在杨承应外出的情况下,不便直接与公主见面。

霍维华只能跪在看不到公主的台阶上,低着头,等待公主问话。

在来之前,他觉察到此次问话绝对不简单,已经在心中打了腹稿,只等公主问话。

“霍大人。”

朱徽娴走上前,到能听到霍维华声音却看不见他人的地方,“你来金州镇也有一段时间了,本宫有话问你。”

霍维华弯着腰,应道:“公主垂问,不敢不实话实说!”

“好。本宫问你,金州镇粮库有存粮多少?”

“回公主殿下的话,臣不知道。

不过,据臣观察,金州镇的镇虏城、石河驿、金州城、南关岛、木场驿等地都设有大粮仓,由镇守兵丁轮流把守。

驸马高瞻远瞩,还从京师、江南、李朝、倭国等处购粮,以备不时之需。

除此之外,驸马御下有方,各大粮仓应该都实际储粮,而不存在虚报。”

听了这些话,朱徽娴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公主身后的纪用,在心中暗骂霍维华狡诈,也佩服他的聪明。

知道公主内心其实挺在乎驸马,所以句句不离夸驸马好,真乃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既规避了不知道粮食的尴尬,又体现了自己干了活,还顺便讨好公主。

一箭三雕!

“你这么会办事,为什么天天蜗居在家,不到府衙办差?”

朱徽娴又问道。

“回公主殿下的话,并非臣不想,这里面有个缘故。”

霍维华娓娓道来:“自洪武爷开始,辽东都司是实土卫所,卫所长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驸马来之前如此,驸马来之后也是如此。

臣为监军,只履行监督军队的责任,没有实际处理政务的权力。即便是直接管理金州镇的登莱巡抚衙门,也不能越过驸马发号施令。”

和前面一样,霍维华刻意淡化了杨承应“飞扬跋扈”的模样,也为他的所谓“不受节制”找到合理的借口。

朱徽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沉声道:“久闻霍大人多智,今日一见,此言不虚。只可惜你这个智囊,却待在金州镇,而不是在朝堂上。不如……”

霍维华反应奇快:“在哪里都是为国效力,何况跟着驸马建功立业,大丈夫之志到此足矣。”

回京师?坚决不在这时候回去。

霍维华想,魏公公为了打击东林党,还把崔呈秀召回来。

现在的京师,东林党和魏公公斗得最凶,东林党虽然呈现出颓势,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大的变故。

特别是被东林党倚重的孙承宗,他会做什么举动,谁也无法预料。

现在回去,等于是自己主动跳进漩涡,生死成败未可知。

朱徽娴见他反应如此快,心里有数,便道:“如此,本宫给皇帝的书信,就不提你回朝堂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剩三月命?替嫁弃妇发疯创死所有 特种兵:开局吊打范天雷 大士争锋 天命狂妃 吞天圣帝 三国大骗子 红楼高武 非卿不可之娇宠医妃 无限之精彩人生 迎娶植物人女主后,我被病娇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