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回 老头怒了(1/2)

听管家说,大名鼎鼎的徐光启前来拜访,方震孺还不信。

“真的!老爷,人都快到门口了。”

管家急声道。

方震孺这才有几分相信。

“快,更衣。”

在辽东这段时间,方震孺一直没啥事干,整天窝在书房里读书。

穿着也跟着随便了一些。

听到有大人物来拜访,他猛然想起自己这身穿着不合适,赶紧换了身大明衣冠。

然后,来到门口迎接。

片刻之后,看到一个老人带着孙元化和茅元仪来了。

方震孺猜测老人是徐光启,慌忙上前:“末学寿州方震孺拜见徐大人。”

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徐光启还礼:“老夫已辞职养病,‘大人’二字不敢当。”

“先生忧国忧民,亲赴辽南,末学敬佩之至。”

方震孺立刻改了称谓:“先生如不嫌弃,请到敝舍叙话。”

“请。”

徐光启让方震孺先走。

方震孺哪敢,让出一条路,再三恳请徐光启先走。

徐光启磨不过,这才走在前面。

方震孺又请茅元仪和孙元化。

他们坚决不从,让方震孺走在前面。

一行人进了正堂。

徐光启在方震孺的再三坚持下,坐了主位。

方震孺陪坐。

孙元化和茅元仪站着。

师父面前,哪有他们坐的位置。

“方巡按是哪一年进士?”徐光启问。

“回先生的话,末学是万历四十一年。”

方震孺恭敬的回道。

“哦,这么说,老夫比你早几年,老夫是万历三十二年。”

“先生是前辈,末学不及也。”

两人说着客套话。

本应很适应的茅元仪和孙元化,此时却有些不适应。

可能是在金州与行伍出身的将领、平民百姓相处时间久了,习惯了直来直去,有点不习惯这么冗长的客套。

而且还有一点小尴尬,他们都只考了举人,没有中进士。

老师和方巡按是进士出身,大谈科举的趣闻。

两人偷偷对视一眼,都发现对方是一样的心思。

徐光启何许人也,他只用眼角余光一扫,就发现弟子们眼中的不习惯,心里顿时很不高兴。

礼,是士大夫应该遵守的规范。这俩人自从来了金州,怎么都变得粗俗不堪!

不过,有外人在场,他没有当场发作。

“方巡按身为辽东巡按,怎么待在书斋而不处理事务?”

徐光启明知故问。

方震孺眼中闪过一丝尴尬,掩饰道:“末学最近这几天身体有些不适,故休养在家,以读书作为消遣。”

徐光启摇了摇头:“恐怕事实并非如此吧。”

“这……”

方震孺心里很矛盾。

作为大明的辽东巡按,却无法节制杨承应,他感到失职,也有些憋屈。

可是杨承应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每一步都在挑战王法,每一步又高瞻远瞩。

再者,自己的命也是他想方设法救下来。

面对徐光启的提问,他既想发泄心中一腔闷气,又担心导致朝廷对杨承应发难,让金州大好局面付之东流。

“哎,先生别问了。”

方震孺无奈的说道:“末学确实病了,暂时无法理事。”

徐光启脸色微变,扭头看向孙元化:“初阳,你待在金州都干了些什么事,为什么不帮衬方巡按?”

这是指桑骂槐,骂给方震孺听的。

孙元化不敢还嘴,当即认错:“老师教训的极是,学生知错。”

挨打就要立正。

方震孺却为他辩解:“令学生到金州后,对局势多有助益。特别是在火炮、鸟铳的使用方面。”

“你不必替他说情。”

徐光启沉声道:“金州,乃是大明的金州,不是杨承应的。”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暗叫不好。

果然,徐光启又道:“老夫来的时候,就听说了,杨承应在金州已尾大不掉,不受节制。

老夫起初不信,到了金州才发现,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说话时,徐光启的目光有意无意的从孙元化和茅元仪身上扫过。

两人把头压得更低。

方震孺忙道:“先生可能误会了。杨将军平素傲气一些,但干的每一件事都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事。

想来,可能是有人嫉妒杨将军,故意散播的谣言。”

居然还帮杨承应求情。

徐光启大为不解,皱眉道:“哪有你这样的,居然帮一个目无王法的人说话。

何况,我所言都是亲眼所见,难道有假。”

“这……这个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桃运无双 神医狂妃:天才召唤师 都市之无限神能 魔天正道 黑暗帝王嗜血后 迷航一六四二 灭世雷神 修仙家族崛起路李九郎免费阅读 防火防盗防凡少 离婚?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