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章 局势(1/2)

第12章 局势

陈府内,许久未见的翁婿俩相谈甚欢,一边喝着潮州茶,一边畅谈国家大事。

“岳父,父王他们那边战况如何?”放下茶杯,品茗着口中的清茶,郑克臧突然发问道。

“钦舍,现在局势很严峻,耿精忠反复小人,复投鞑子后,拼了命地给它主子展示忠心,殊不知如果我延平王的军队一旦势弱,鞑子皇帝就不需要他这条反骨犬了,真是愚蠢至极。”陈永华叹息道。

“多行不义必自毙,耿精忠这个小人下场不用我们担心,必定十分凄凉。”郑克臧摇摇头,肯定的说道。

一聊起现在的战局,陈永华就眉头紧锁,因为吴三桂突然病死,他的大周国情况很不妙,湖南大片地区已经被清廷攻陷,假如大周国撑不住了,那么延平王郑经固守的金、厦门两个据点,随时都可能被清军联合耿精忠拿下,眼见西征局势越来越崩坏,陈永华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吴三桂在起兵之前,以云南为老巢,苦心经营多年,势力非常雄厚,而大清承平已久,多年未有战事,清军在吴三桂的关宁旧部面前可以说是一触即溃。

在公元1677年前后,吴三桂占领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甘肃、陕西,加上靖南王、平南王占据的福建和广东,一共占领了十个省份。

那时候,吴三桂坐拥半壁江山,与大清划江而治,进入人生的巅峰状态,可是为什么吴三桂前期发展这么好,却落到如今这种田地呢?

第一,吴三桂突然病死,是起兵失败的直接原因。

第二,吴三桂虽然人多势众,内部却不团结。

大清拥有广阔的缓冲地带和稳定的后方,还有富裕的江南地区兜底,迟早会把吴三桂的叛军给拖死。

大清的八旗在入关之初,战斗力处于巅峰阶段,此后就每况愈下了。当时的大清,几乎没有能够与吴三桂一较高低的将领。

吴三桂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忙发动了叛乱。

可是,吴三桂能够打败清军,却败给了岁月。

不仅如此,吴三桂的盟友也两面三刀。

大清民众的平均年龄很低,60岁以上的人较为少见。

这样一来,清军就能集中兵力攻打吴三桂。

吴三桂镇守云南后,发展自己的势力,实力超过了另外两个藩王靖南王、平南王。

吴三桂起兵时年龄已经有61岁了。

吴三桂在云南苦心经营了12年,又有老部下分布于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做官。

郑经与耿精忠矛盾重重,内讧不断。耿精忠遭到清军和郑经军队的夹攻,被迫投降清朝。

“岳父,不如我们打一个赌?“郑克臧神秘地对陈永华说道。

事发突然,吴三桂根本没有料到康熙皇帝会迅速采取行动。

一时之间,吴三桂人多势众,能够指挥调动的兵力最多时达到了40万。

同时,不少大清将领处于观望状态,出工不出力,徒劳兵力,空费军饷,使得吴三桂的地盘越来越大。

更何况,吴三桂当初起兵的原因是因为尚可喜准备回辽东养老,康熙皇帝打算连带着将吴三桂一起撤藩。

“年纪轻轻就不学好,打赌可不是什么好习惯。”陈永华瞪了一眼郑克臧。

“大丈夫不拘小节,我赌今年七月,鞑子的京师将发生一场大地震。”郑克臧突然朗声道。

可一旦吴三桂的状态变得坎坷起来时,这些老部下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分分钟投靠大清的。

在“三藩之乱”中,清军里能力比较强的宜里布、哈克三、硕岱、托岱、宜思孝等,都是吴三桂的手下败将。

我们可以设想,吴三桂就算没有在1678年病死,叛军也无法具备与清朝进行持久作战的能力。

1674年,王辅臣率部响应吴三桂,手下有8万大军。

吴三桂病死后,叛军失去了主心骨,继承人吴世璠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吴三桂,怎能不打败仗呢?

所以,短短两年间,大清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实际上,吴三桂许多老部下都是投机分子。当吴三桂的状态顺风顺水时,这些老部下自然会团结在他的大旗之下。

当吴三桂起兵后,这些部将在各省遥相呼应,声势很大。

郑克臧点点头,道:“不愧是岳父,一猜便准,此乃上天对鞑子造下罪孽的神罚。”

另外,尚可喜、尚之信是父子,可是尚可喜效忠清朝,尚之信响应吴三桂,两头讨好,两头下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小夏 快穿:有怨气?疯批老祖帮你逆袭 阴夫求你带我走 暖妻之当婚不让 被将军掳走之后 山野悍农 奋斗在隋末 婚后相爱腹黑老公爆萌妻 异世厨神 旧日之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