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五章 渴望(1/2)

汽车整车企业的数量,具体的还要等零部件供应体系发展起来之后再说了。

各省有各省的地方利益不假,但如今有胡总这根金手指,中央的权威力度要比原历史上大的多了。不仅是外汇储备上了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中央提早、而且非常顺利的进行了税改,还借着税改推行电子发票的过程中拿下了一批 分子,权力、权威和财政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电子联网的税改又极大增强了中央对经济运转情况的掌握,国企改革的进度也在加快。抓大放小之下,一些优质产业领域组建的国企、央企,也不再受到地方政策的钳制。

别说是还没发展起来的车企,就是换成原历史上遍地开花的车企,如今上面说要收紧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zhaishuyuan.)斋书苑更新速度最快。

以中国的体量,说实话胡文海还是觉得不应该像美国一样这么大力度的发展私人乘用车。搞到最后不仅交通压力过大,而且连停车位都成来了老大难问题。城市内部以公共交通为主,混动新能源可以作为补充,限制私家车的数量才比较合适。

不过胡文海对原历史上汽车保有量的大爆炸倒也能够理解,实在是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之下,少有的有效刺激消费市场和工业增长的、没有那么太大副作用的政策了。

靠,又少了一段!斋书苑 .zhaishuyua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当然,原历史上也有这方面的做法,不过显然在系统性和市场环境上做的还不够好。

高速也不是没有存在的需求,如果是填补各省内部运输空白的经济性还是很好的。而且如果省内能够组织配货中心,还能解决长途货车空载等经济和安全性问题。

最后再配合上快速的空运和廉价的海运,又有东风快递等to企业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个交通模式胡文海希望能够帮助未来的中国,解决交通方面存在的大量乱象。

至于说这个体系能不能成,他心里其实也没有多少把握。但是不论如何,如今中国也好、新科也好、整个交通体系也好,条件比原历史上实在是要好的太多。如果不能因此而有所作为,胡文海肯定是不甘心的。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更何况环保电动是历史大势,早晚有一天国际车企要求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走出去的。

当然,要实现这些“野望”,胡文海首先要走好这第一步,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整合。

而万向,就是他选中的整合中心。

卢定威和胡文海不谋而合,日韩汽车的产业模式有其特殊性,更适合小国寡民。美国汽车产业终究难免昨日黄花,英法德汽车以零部件为主的模式则长青了上百年,说明这个思路肯定有可取之处。

与胡文海只有一个思路不同,卢定威显然是专门研究过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当方向性明确之后,很快就当场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

“想要发展产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要集中生产,达成经济规模。而选择扶持的企业,不能光看其硬件条件,甚至人才条件也不是有效的标准,而是应该看他们的转化率。我们在七五期间确实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也确实实现了很多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有些企业还有大量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看起来似乎技术实力很强大。”

“但是有多少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了对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呢?八五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扩大,有多少是来自新产品研发,又有多少是单纯的扩大产能带来的?我们要挑选扶持的零部件企业,就不能光看这些企业的硬件技术指标,其中能够研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无疑是更有价值的。”

“像冲压件,我知道有一个之前在做电冰箱的企业。虽然这家公司没有汽车零部件生产的经历,但他们却是中国第一个生产出镁铝曲板的厂家。虽然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没有那么强大,只是一家私营企业。但老板敢想敢做,千万身家还能放下身段去上学,是个一心扑在技术上的人……”

“哦?”胡文海目光有些闪烁,试探的问道:“这人名字是不是叫宋维扬?家里开罐头厂的?”

卢定威明显一愣,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不,他叫李书福,家里就是普通的农民。”

“啊?哦哦,是李书福啊!”

胡文海倒是松了口气,笑道:“这人我听说过,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

李书福人家八十年代就靠着生产电冰箱抓住了第一桶金,八十年代末身价足有上千万。可即使如此,他竟然还是将自己的企业干脆捐给了当地政府,然后自己孤身一人去了深土川求学。然后九十年代重新创业,从造摩托车起步,各种迂回神操作硬是拿到了生产汽车的拍照。

要说传奇性,李书福的人生经历大概也能写一本《不重生的野性时代》了。

“是的,李书福确实很让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盛唐风流 逆神[希腊神话] 剑焚苍天 造化诛天 锦衣卫 反派混进神殿之后 又想骗我养猫 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 我的星际工业帝国 位面时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