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风暴(1/4)

1986年的春节,注定是渤海省一个不平常的春节。

省报和各地市的日报上,连篇累牍的宣传着南方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各种官场上革故鼎新的举措。

胡文海虽然放下了三十亿美元买个特区的豪言,但中央是否就一定会通过特区的设置还是个未知数。对于封疆大吏们来说,被动等待从来不是一个可选项。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好的基础,那原来能做到100%的事情,现在就要做到300%去配合、去努力。表现出渤海省开辟特区的决心,甚至是走到中央前面做成既定事实。这种官场技巧手段,不用胡文海去提议,省里自然会发动所有的力量去推动。

咦,少了一段!喜欢请大家收藏:(.zhaishuyuan.)斋书苑更新速度最快。

反而是表现出强烈自救倾向,自强不息、不等不靠。哪怕是没有上层的支持,也有信心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的团体,上层反而看做是正资产,偏要再更加强你的力量。

如今的渤海省,就是要表现出这种作风来。哪怕是中央并不给我们这个特区的资格,没关系,我们自己也要活的很好!自己披荆斩棘也要做好经济转型!

靠,又少了一段!斋书苑 .zhaishuyua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不用问,这个工作会议的目的,肯定就是要布置争取特区的具体工作了。

目前看来,最有可能成为特区的城市大概有三个沿海城市。

一个不用问,肯定是绣城。除了绣城这两年经济的逆势上涨,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胡文海的老巢就在这里。

第二个可能的城市则是大港,大港市的经济基础和地理位置。都比绣城要更合适成为特区。但它的弱点,则是目前的参与度不够,手上的资本略少。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斋书苑(.zhaishuyuan.)。

不论是这三座城市哪个城市能够成为特区,对整个渤海省、乃至是东三省的经济无疑都是严重利好。

牛大宝坐在主席台上,目光在下面成片的领导干部头上掠过,声似寒冰。

“争取特区落实的工作是今年我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表面上看似是绣城、大港和牛庄三地的事情。但省里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其他城市拖后腿!我们要表现出渤海省的新面貌来,用无比的工作热情,来帮助中央落实成立特区的决心!”

虽然工人文化宫会议大厅的主席台横幅上面,写的分明是1985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但从始至终,关于1985年工作的总结,牛大宝讲的不超过250个字,剩下的就是在不断的强调着,如何“配合”中央将特区落户到渤海省来。

对于渤海省争取特区,很多人都还是非常兴奋的。到了现在,特区的好处已经非常明显。而全国的特区也不再只是深土川一棵独苗。在中国南方,陆陆续续又开放了几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和厦门,还有就是全省都是特区的海南,国内的特区经济已经显露出特有的优势。

长江流域,未来魔都开放指日可待。中原地区,大沽也有成为特区的潜力和基础。可以预见的未来,国内放松特区的审批是大势所趋。

那么争取第一个北方特区的殊荣,渤海省自问作为共和国长子,还是有几分资历的。

“哎,汪厅长。咱们换个地方好不好?我比较喜欢坐在靠过道的位置。”

汪于世旁边的座位上一个胖的卡在座位里的人笑了笑,借着换位置的空档,摇头低声说道:“这特区如果落实下来,汪厅长和我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啊!”

卫长生忍住不长叹一声。坐在过道旁的位置上,总算轻松了不少:“听说深土川那里物资流动都是依靠市场的,买东西全都是敞开了供应。粮票、布票、工业票,什么生活品都不需要票据。就连生产原料,都是随行就市。咱们渤海省要是搞了特区,就怕这市场会乱了套啊!”

有段日子不见。汪于世脸上蜡黄一片,眼袋明显的在脸上耷拉下来老长,双目无神、头发蓬乱。如果换个太长时间没见过面的人看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就是平反之后意气风发的那位汪三公子。

“哦,老卫啊!”汪于世竟然用了不短的时间,才想起来坐在自己身边的人是谁。

卫长生是省轻工业厅的厅长,同样对开发特区不太认同。东北的轻工业不太有竞争力,或者换个说法,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一旦全面放开,一准是被南方产品吹枯拉朽的冲垮。从他的角度来看,显然这不是什么好事。

“省里铁了心要搞特区,咱们下面能有什么办法?”汪于世苦笑,摇头道:“看吧,看这个特区是不是那么容易办起来的!”

“嗨,也不能就这么消极吧。”卫长生皱眉,忍不住低声说道:“汪厅长,听说你和全书记的关系”

“关系?没关系,再没有什么关系了。”汪于世叹气,想了想,终究是没有再说什么。

……

“唐书记,小冯他们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都市潜龙 弑神道 嗜血独爱:娇妻别想逃 近身战神 极品小司机 德州扑克女王 末世妖祖 红楼之庶子风流 红楼之林家谨玉 萌宝助攻,总裁老公请宠我顾柒月时彦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