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菊花盛会(2/2)
一行,危机四伏啊
正是正午,路上已没了多少赶路的人,凌茗瑾与柳流风刚在一家客栈里草草吃了饭又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程。越近长安,这天气是越来越舒适了,没有像刀子一样的风阳光暖暖,两边路上有百姓种着菊花微风中盛开。
十月,已经到了。
长安十月每年都会举办菊花节,数以万计的各种菊花品种供人观赏,不过今年皇上大抵是不会去了,因为他病了,虽听人说召去了熊知言,不过却找不到药圣,只能一日日的拖着。
甚至民间已经有了传言,说皇上朝不保夕,已经立下了遗旨。总之皇上这一次的病,比之开春前的更严重。
“皇上多大年纪了”马上,凌茗瑾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四十有五了。”
若是现在就死了,也算是大庆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皇帝了。
马蹄疾疾,扬起黄尘,一路向南。
南方有长安。
长安有北落潜之,有凌茗瑾一直期盼的希望。
一夜秋雨,就路旁的两棵芭蕉树树叶淋得湿哒哒,两匹黑马驰骋而过,溅起无数泥点,污了清新碧绿的芭蕉叶。
路旁有菊花盛开,微风送花香。两匹黑马奔驰而过,落下了几片花瓣。
十月金秋,长安,盛世笙歌。
城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凌茗瑾有些忐忑不安的等着,上次她便是从这城门出的长安。城门口已经没了她的画像,排查的官兵也换了人,这人动作有些慢,人们等得久了,就不耐的有了抱怨声。
凌茗瑾站在队伍中,牵着那匹高大的黑马。柳流风站在她身后。
没了画像通缉,凌茗瑾入长安城简直就像是回家一般轻松,过了排查入城后,她直接牵着马向安之府而去。
她不想惹是生非,只想快些解决了这件事离开,长安是不许百姓骑马的,为了不招人耳目,她将脸藏在高大的马躯旁。
安之府很远,在她尤新的记忆里,要穿过十条街。长安民宅布局如棋盘,整齐划一,十条街,就是十条街的街坊。
阔别半年,长安,她回来了。
但依旧匆匆,她又是被迫而来,长安太繁华,她不适合,这一路她走得很顺畅,不像上次那般狼狈与慌张,安之府依旧还是半年前的安之府,沉稳中彰显霸气。
还未上前,就有了守卫来询问,为了保险起见,凌茗瑾只说自己从旦城来,求见北落潜之。
守卫听了续而问道:“可是姓凌”
凌茗瑾点头。
守卫恭敬行礼说道:“二皇子吩咐过,若是有一位旦城来的凌姑娘,不必通传,我这就带你们进去。”
看来北落潜之也曾交代了守卫这件事,凌茗瑾跟着守卫进了府。
安之府她来过两次,一次是来谈交易的,一次是被抓来的,这次好像又是来谈交易的,似乎她这半年除了长了见识阅历,还是原地踏步着。
见到北落潜之的时候他正在练字。
练字可静心定神,是他一直就喜欢的事,他写得是草书,狂野,杂乱无序,如曲线在舞蹈,如一匹黑色骏马在白纸上狂奔。
听见守卫的报告,他放下了笔,然后吹了吹还未散开的浓墨挥退了四周的守卫。
“一路可顺利”他仔细的看着白纸上的字,眼神从未离开。
“还好,用了八天的时间。”凌茗瑾也曾与他有过两次对话,北落潜之这冰冷不近人情的态度她也熟悉。
柳流风也不是第一次见北落潜之,与他行了个礼后他便安静的站在一边。北落潜之要让凌茗瑾来长安为的是什么他不知道,凌茗瑾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人,此时正细心的吹着宣纸上的浓墨。
“正是金秋,再过几日菊花盛会就要开了。”偏生这位知情人不急不慢说起了无关的话题。
凌茗瑾有些按捺不住了,她想现在大皇子说不定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消息,她希望越早离去越好。
“你让我入长安,到底是为了什么”
本章已完成!
三生悟道
种地南山下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陈六合沈清舞
心心念念
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
玄门
陆开传
七年之痒:背叛与救赎
巫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