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战略围堵皇太极(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崇祯三年七月,注定是一个不太太平的月份。 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被抓之后,牵扯出私卖粮食案,买卖的对象还是大明朝的头号敌人,辽东建奴。 这件事在南京简直是炸了。 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人受到牵连,被抓进了牢狱之中。 南直隶的舆论眼瞅着发酵起来,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有传言说不仅仅李元起与驸马冉兴让是合谋,浙江的屠家也参与了这件事。 杭州也是风声四起,知府和知县全部被带走,震惊了杭州的官场。 似乎有人嗅到了一丝政治风暴的气息。 有人说,看似平静的表面,各方已经频繁走动起来。 而这还只是七月的小插曲,据说辽东现在已经是剑拔弩张了,北线战火重燃。 不少商人已经预感到发财的机会来了,都开始屯粮。 在这种多事之秋,朝堂上也出现了众多声音。 都围绕着内政和外战开始争论,有大臣说,皇帝再这样一意孤行,新政危矣。 还有的大臣心中正在期待着皇帝对外开战,一旦战争打出胶着状态,必然会引发内政危机,出现政治动荡,一旦如此,又是新一轮的朝堂洗牌,则会释放出大量的机会。 总之,忠心为国者在担心,政治投机分子在潜伏伺机而动。 七月十七日,崇祯召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谁? 陈新甲。 为什么说他非常重要? 因为他要立刻出使朝鲜。 在崇祯的心中,朝鲜是这一次风波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明人家朝鲜待在一边当着吃瓜群众,谁也没有得罪,谁也没有打扰,怎么就成了不容忽视的存在了?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原因还得从崇祯严查张家口、大沽口,封闭杭州湾说起。 国际战略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说而已。 张家口、大沽口和杭州湾都查出了卖往建奴的粮食。 现在都被崇祯堵住了。 如果你是皇太极,少了很多粮食,下一步会怎么做? 没错,找朝鲜要! 所以,这一系列的行动之后,必然会让朝鲜成为皇太极接下来的重点打击目标。 朝鲜也是农耕社会, 而且早在天启七年年底,皇太极就爆锤过一顿朝鲜,朝鲜打趴下后,乖乖给了不少粮食和物资。 从去年开始,崇祯见完朝鲜使臣,双方就约定在朝鲜北边的义州建立联合军事重镇,这件事已经在落地执行了。 执行人正是登莱巡抚袁可立,前往朝鲜北境的是刘兴祚。 但是陈新甲现在必须立刻过去一趟,以钦差大臣的名义从毛文龙的皮岛抽调一批人过去补充兵源,加速义州军镇的建设。 “陈爱卿,你的时间不多,朕已经给毛文龙写信了,你要在9月之前,完成皮岛1万兵力的调度。” “臣必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这段时间就辛苦一下,皇太极要是知道咱们把他的粮食来源砍了,很快他就会找朝鲜的麻烦。” “陛下圣明!” “朕给你一柄尚方宝剑,速速启程!” “遵旨!” 陈新甲出了皇宫,坐车上,一路便向大沽口赶去,他要在那里乘船去皮岛,然后从皮岛调兵到义州。 北京城内到处都在议论辽东战局,有人说已经开打了,还有人说已经结束了,也有说人还没有开始打。 从关外回来的商人,则带回了最新的消息,说袁督师和孙军帅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只要去过锦州,都能看见一队队身披铁甲的骑兵无时无刻不在操练。,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陈新甲心里道:现在朝堂上下看似很乱,但局面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连朝鲜此后的危机陛下都提前想到了,还有什么能逃出他的掌控呢? 陈新甲走后,崇祯立刻将毕自严找来,安排他做了一件事,将顺天府的粮商全部召集起来,给他们开会,严令禁止他们在这个时候恶意抬高粮价。 与此同时,崇祯让内阁也起草了政令,北直隶各地的官府要保证粮食价格的正常,绝对不允许在这个时候哄抬物价,凡是哄抬粮食价格发国难财的,全部抓起来。 这是为接下来有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辽东,盛京(沈阳)。 皇太极正坐在后院大口大口吃肉,他和英国公张维贤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喜欢吃羊肉。 不过皇太极相对来说更能吃一些,不仅仅羊肉,其他的也爱吃。 简单概括一下,这位17世纪初的政治强人,是一个又白又胖的吃货。 心情好的时候喜欢吃几口肉,心情不好的时候,必须吃几口肉压压惊。 此时的皇太极就吃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心情好啊。 范文程快步走来,他有些焦虑:“奴才叩见大汗!” “是范先生啊,来,给范先生安排一份碗筷,再安排几份好肉。” “嗻!” “大汗!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奴才刚收到南边传来的消息,那冉兴让被狗皇帝给剐了。” 皇太极微微一怔,放下筷子,摸了摸他光滑的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霓裳铁衣曲
重生在神话世界
重生之邪医修罗
嗷呜!你的豹来喽
人间自在魔
我有超体U盘
重生后我成了江爷的宝贝蛋
篮坛神话
甜甜小萌妃:冷帝心尖宠
超级生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