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死磕到底(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阿敏、阿济格领了两万八旗精锐,连夜对孙传庭和何可纲发动了狂风暴雨一样的进攻。 广宁城头的守军能听到黑夜中铁骑咆哮的声音。 广宁城内的战鼓随即响起来了,震天动地,一队队铁骑开始集结,一个个全身甲胄都被鲜血染红的小伙子们开始整装待发。 袁崇焕迅速从帅府里出来,四方的关宁军开始出动,全部集中到了南城门。 白杆军也出现在这里。 火光中,一张张线条刚毅的脸,神色毅然。 袁崇焕披着重甲,从南边的城头走下来,下面的关宁军已经集结完毕。 现在皇太极调动大量的兵力来围堵粮食运输,给袁崇焕和秦良玉的机会也不多了。 没有多余的话,南城门外有建奴的主力,现在必须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城门迅速打开,由祖大寿、王承胤率领另外骑兵,从南城门倾泻而出。 另外白杆军的五千精锐也随后冲出去。 原本皇太极计划让阿敏和阿济格和御林卫血拼到后半场,让蒙古军去增援。 当得知城内明军出动后,皇太极只能立刻调集由有敖汉、奈曼和科尔沁组成的三万蒙古军,来抵挡关宁军的冲击。 他没有将济尔哈朗拍上去,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都是他的心腹,保存实力,为接下来的改制做准备。 当天夜晚,双方就展开了厮杀,在广宁城外。 黑夜不好作战,但是双方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城南血战,城西血战! 到处都是喊杀声和铁骑咆哮的声音。 事实上,这一战把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 到下半夜的时候,阿敏和阿济格都没有能撕开御林卫的防线。 要知道,阿敏和阿济格带来的可是八旗精锐,对上御林卫,打了大半夜,竟然都没能战胜。 粮草被一辆车一辆车运输进入城里。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广宁城外尸横遍野。 阿敏和阿济格被迫撤回来。 阿敏和阿济格也被打得没脾气了,被皇太极臭骂了一顿,丢了五千人在西城外。 而南城的蒙古军呢? 死伤超过六千人,也不能说被关宁军吊打,只能说双方都有死伤,总之蒙古人这一次也惨得一逼。 两万石粮食被运输进入广宁城,两万石是240万斤。 广宁城中有二十几万人。 每人大约分到10斤粮食,可以维持半个月。 只能等待山海关的下一批粮食尽快抵达。 仗打到这个份上,皇太极也不想轻易放弃。 他也十分清楚,崇祯也在硬抗,辽东军和御林卫几乎全部堆上来了,这比军费开支至少超过了千万两。 多支撑一天,明朝方面就多开始几十万两,顺天府的粮价都会持续增长。 而崇祯呢? 在乾清宫算了一笔账。 算下来,从今年四月草原之战到现在的辽东之战,大概要投入进去的军费差不多快要两千万两了。 粮食投入进去超过百万石。 粮食到底够不够? 肯定是够的,今年夏季税收比往年都多。 但问题是受到运输的制约,要把这么多粮食运输到顺天府来平衡粮价,需要时间,明朝不是21世纪的中国,道路建设远远跟不上。 而辽东现在就像一个无底洞,在吞噬大量的粮草和银子。 正统的历史上,为什么一打仗,崇祯皇帝就开始催战? 例如孙传庭和卢象升都是被他活活催死的。 是因为多消耗一天,军费开支就多一大笔。 而现在穿越者崇祯能做什么? 他能做的就是不断给前线送粮食,不能催战,一定不能催,就算顺天府快逃被掏空了也不能催。,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一催必败! 这是铁律。 八月一日这天有五十万石粮食从南方到了通州。 但是只能留十万石在顺天府,四十万石必须全部送到前线去做支撑。 这样搞下去,朝堂上关于停战的呼声风急浪高。 尤其是以钱龙锡、韩爌等人为首的东林党人,将孙承宗直接从东林人士里踢出去了,开始不加任何掩饰的攻击孙承宗。 最近一段时间,崇祯连早朝都不上了。 除了军委会的人,谁都不见。 关于战局的奏疏堆积如山,一律不批。 有人甚至绝望地高呼,如此下去,有亡国之险,崇祯依然任何人都不见。 八月二日,以东林党为首的几十位大臣全部跪在紫禁城前,请求面圣。 王承恩连忙小跑进来道:“皇爷,内阁六部九卿大臣们都在紫禁城外,请求面圣。” 崇祯正在看全国地图,在想着还能从哪里迅速调集粮食,把顺天府的坑填上,一听说这个时候大臣们全部跪在了外面,立刻来火了。 丫的困难来了一个个不想办法解决难题,尽想着早早了事! 他将手里的笔砸在地上,站起来,怒气匆匆走下去,走到门口,朝外面大声道:“让他们跪!谁都不许去劝他们!朕倒是要看看他们能跪到什么时候!” 这时,田秀英突然到了乾清宫门口,她听到崇祯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宠妾灭妻?主母携崽二嫁权宦
剑侠仙缘录二修亘炼古
恃宠而骄
恃宠而骄
诸天降临大逃杀
我是大科学家
绝世邪仙
天才高手
通关基地
飞剑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