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皇太极的奸细?(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至于顺天府南边、北边、西边。 也都有,南边的大兴、固安,都是农业发达的县。 那里有卢沟河、永定河流过,能够灌溉良田。 而且大兴县是顺天府粮食战略储存地。 将固安县、大兴县连接到北京城,老百姓如果有余粮,来京城郊区来卖,肯定会更加方便。 水泥路可以开始收过路费,过路费就按照每人5文钱来说,每天如果有1000人流量,就是5两银子,一个月150两,一年1800两(117万元)。 从固安县修路到北京城的花费,大约是1000人,花5个月时间全部铺好,每个月每个人花费2两银子。 从固安县到北京一共100里路。 每里500米,每米要用的水泥原材料成本要去到10两银子(6500元),因为水泥现在的原材料采集效率还没有提升上来,原材料价格当然就会更高。 原材料总成本50万两(3.25亿),加上人工的1万两,也就是51万两。 这个成本是相当可怕的。 一年收益也就才1800两,而修路的总成本已经到了51万两,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血亏的。 但是要不要修? 要修! 为什么? 因为只有通过修路是国家战略,如果水泥成本高,就派人去把水泥的成本压下来。 从原材料采集,到运输,到制造各个环节,把成本往下打! 现在无非就是原材料采集的难度的很大,那就用火药去炸嘛! 办法肯定是有的。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如果按照这笔账,10年回本,10年收益18万两,也就是说这条路的总成本不能超过18万两。 水泥的成本不能超过17万两,这就是给徐光启的目标,你必须把水泥的成本压倒17两以下,否则这条路修了等于朝廷一直兜底。 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你看,通过前端测算,来算出后端的原材料供给情况,这就是商业! 听皇帝测算完这条路后,徐光启差点没有给皇帝跪了。 这算账能力都快赶上户部尚书毕自严了。 有了清晰的目标,才能做出实际可行的方案来。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给了徐光启几个重要指标。 每里需要花费多少水泥,每条路修建完后的总成本,每条路的10年收益,总成本必须小于总收益。 这一套商业测算模型给了徐光启。 “行,就按照这份规划来,顺便也同步给内阁一份吧,走一下流程。” “遵旨!” 徐光启走之后,接下来的所有一切都非常清晰了,报预算吧。 按照皇帝这种算法,如果把水泥成本压下来,在顺天府修四条连接四处的大道,怎么也得花费个300万两,尤其是从北京到山海关,有600里! 而且皇帝还想把山海关到宁远、锦州的水泥路也修好。 甚至优先级都排好了,先修通往山海关到锦州的,把军事战略道路优先铺出来。 一旦这条路出来后,运往前线的粮食速度,就真的可能会加快一倍了,到时候至少顺天府的动员能力起来了,要和建奴在广宁打持久战,底气十足了啊! 三天之后,早朝。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农政院御司使宋应星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这事顺天府各个县在7月份麦子收成统计,以及目前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的新农政指挥所建设情况。” 王承恩将宋应星手中厚厚的一堆呈递给皇帝。 崇祯打开,仔仔细细看完。 第一个好消息:顺天府比去年这个时候的粮食增加了足足一倍! 第二个好消息:这些省上报上来的新农政指挥所都已经建成! 第三个好消息:王徵在陕西已经开掘出一条水渠,从无定河引水而出,灌溉了米脂县! 米脂县是什么地方? 在榆林镇南边120里,这里有非常富饶的良田,有57万亩! 每亩如果每年能产3石粮食,就是171万石粮食了! 而且无定河流入黄河,可以从那里走漕运到渭河,粮食是可以进入西安的。 与此同时,便于120里的军事重镇榆林镇也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崇祯心头颇为激动,新农政,不,应该说从去年到今年,他一系列的措施,都有了成效。 而且成效非常明显。 有成效就代表了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如果可行的话,就可以复制到全国各地! 崇祯满意道:“宋爱卿,你速速关于顺天府的良田丰收写一份总结经验,朕要把这些全部印刷出来。” “农学院的那些学生,全部要把这些经验被在心里,一个月之后就要派出去各个省各县,深入到甲里去检查,去指导!” “遵旨!”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崇祯又道:“内阁要传旨各个知府,凡是农学院的人过去后,通判必须全力配合,把关好新农政,一定要把新农政、宋爱卿的这些经验落地,基础打牢!” 孙承宗道:“遵旨!” “另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强篮下霸王
海贼:这个海军喜欢误杀
轮回乐园
危险婚姻1总裁妻子不好哄
深陷修罗场,六个反派儿子团宠她
总裁的秘密爱人
临洛夕照
女镇长的贴身兵王吴昊
魔门妖女
这个老板是我的了[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