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人祸(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说话间,骆养性走过来,道:“陛下,开封府的官员都到了,在外面恭候,李岩也到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到这里来。” “是!” 不多时,以李程新为首的开封府府衙官员,以及布政司、按察司的大小官员都到了,有三十几个人。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免礼。”崇祯靠在竹躺椅上,看起来全身都很放松。 官员们偷瞄了一眼左布政使刘余祐、右布政使李昌德和按察使张敬铭,心里想着这三位大佬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开封府这些官员就要被皇帝天天吊打了。 “都到了?” 骆养性道:“都到了。” 崇祯这才站起来,他左手握着天子剑的剑柄,杵在地上。 “加上周泰严,朕半个月之内砍了34个知县。” 崇祯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切了34个西瓜一样。 “朕知道你们心里都在骂朕暴君!” “陛下圣明,臣等不敢!” 崇祯大袖一挥,继续道:“朕刚才问刘大人,为何杞县会饿死五万老百姓,为何信阳会出现老百姓暴乱?为何会出现不上报的情况?刘大人,你继续回答朕这个问题。” 刘余祐额头冒冷汗,他不明白皇帝今天把开封府所有官员全部召集过来是为何。 崇祯锋利的眼神扫了下面一转,握住剑柄的那只手,青筋都暴出来了。 杀人是一门学问,不是脑袋一热,就砍人的。 脑袋发热砍人,那不是领导者,那是莽夫。 那这杀人到底有什么学问呢? 站在崇祯这个帝国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核心班子必须稳。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也就是说,六部九卿这种中央核心班子,毕竟是稳定的。 经过他一年多成立新的部门,拉一派打一派,朝堂核心的大臣,现在是很稳定的,即便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总体不会作妖。 即便像韩爌和钱龙锡那种东林党人,也是不会乱来的。 核心班子不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京师的政令颁布不会朝令夕改。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哪怕北京城那些中层和基层官员吵翻天,口水都喷到了乾清宫了,但只要保证这一点,北京城的局面就不会乱。 除了核心班子要稳以外,地方上这种中层官员呢? 要流动性稳定! 什么叫流动性稳定? 就是你搞了事情,朕可以杀你,但是不会一下子大规模收割人头,除非是大面积造反或者像陕西那种情况。 例如崇祯今年三月份在北直隶,砍了赵长贤,其他的知府都留着,将赵长贤的脑袋去给其他知府观看。 例如在河南省,崇祯砍了开封府知府张时俊,其他的知府这半个月来,都没有动,也没有去责问。 为什么? 中层官员的作用是上传下达,你把中层一口气砍了,就会造成中间层断裂,新来的官员要和上面、下面都重新熟悉,还要熟悉地方上的情况。 这对官员的要求不低,并且需要的时间还不短,这个中间真空状态,行政崩塌了咋办? 所以,要对付中间层的官员,例如布政使、知府这种地方上的官员,必须先杀鸡儆猴,用雷霆手段震慑人心,保证新政往前走,与此同时,再想通过从中央派遣新的官员来稳步代替地方官员。 这叫流动性稳定,即在确保地方稳定的情况下,把人给流了。 那么基层官员呢? 举个例子,在后世的大型公司里,基层管理者都是有储备人才的,基层管理者不合格,被替代的难度非常小。,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因为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本身难度不大,影响的范围有限,在有充足人才储备的情况下,你不干活,还阻挠业务发展,还以为自己不可替代? 那就呵呵了。 这大明朝的举人,可不就是知县的人才储备库么? 举人是可以被提拔成知县的,只不过需求吏部的任命。 所以啊,崇祯一口气杀34个知县,是完全不会破坏地方行政的秩序的。 相反,如果现在把刘余祐、李昌德和张敬铭这三人都砍了,整个河南省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但是,暂时保护脑袋的,不代表完全不掉脑袋。 例如皇帝现在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个送命题,答得不好,结局基本就注定了。 刘余祐思忖了一下,小心翼翼道:“陛下,臣以为,杞县的老百姓饿死,是天灾,天灾是无法避免的,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天灾,非人力所能左右。至于信阳暴乱,亦与天灾有关联。” 刘余祐几句话就把锅全部往天上甩了,甩得在场的官员心中都大呼甩得好。 崇祯握住剑柄的手微微用力,目光钉在右布政使李昌德身上:“李大人,你觉得呢?” 李昌德道:“臣以为天灾有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税政太重,老百姓已经无粮可交。” 崇祯道:“张大人,你来说。” 张敬铭道:“臣以为,信阳暴乱,是被有心人煽动的。” “谁?” “那些不服王法的刁民!” 崇祯继续道:“来,李岩,你来跟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烈火红颜
魅影戏精复活记
简简单单练个武
洪荒之葫芦道人
君逍遥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离婚99天,我的完美先生
虎狼
冬日暖阳夏清风
大唐孽子
技能无冷却?我化身亡灵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