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北京大学的君臣之辩(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各自上了茶,还摆了一些小点心。 崇祯坐在中间的位置,大臣们都坐在下面。 “知道朕为什么叫诸位爱卿来这里参会吗?” “韩爌,你来说说,朕叫你们来参会,有何用意?” 韩爌道:“陛下睿智如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微臣不敢妄自猜测。” 崇祯笑道:“想不到清名满天下的韩大人,也是个滑头,随便说,朕今日不因言而降罪。” 韩爌犹豫了一下,道:“臣以为,陛下叫臣等来此,是希望臣等能明白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 “那你说北京大学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臣以为,所有的含义都集中在那四个字上,科教兴国。” “那韩大人以为何为科教兴国?” 韩爌道:“所谓科,臣妄自猜测,应该是科学院的科,教,便是教书育人的教,兴国,自然是使国家昌盛。陛下的意思是,用科学来育人,使国家昌盛。” 崇祯道:“韩大人不愧是韩大人,你说对了。” 周围的大臣都忍不住悸动起来。 这是要做什么? 明明是圣道兴国,孔孟圣道才是国家教育根本,怎么出了个科学来了? “钱龙锡,你来跟朕说说,朕为何会认为是科教兴国?” 钱龙锡出列道:“启奏陛下,陛下在《国富论》中说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那何为生产力?” “按照《国富论》的说法,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崇祯追问道:“何为生产资料?” “例如良田,例如工厂的材质。”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看来自己的内阁大臣读自己的《国富论》还是很认真的。 崇祯的《国富论》是融合了后世的军事学、经济学、金融学和政治哲学著作而成。 大明的这些官员,能做到部院大臣的位置上的,哪一个不是读书的能人? “那你认为,这科教兴国的精髓在何处?” 钱龙锡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在《国富论》的开篇还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源于实践,即创造、更新,以实际存在的规律,来教育人们,达成兴国安邦的目的。” 钱龙锡这些话,其他大臣也都知道,因为他们都读了皇帝的《国富论》。 至于皇帝的《国富论》在朝堂私下已经引起了争议了。 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反对,有的大臣读完皇帝的《国富论》,就觉得惊为天人,可以与仲尼媲美。 例如温体仁曾经就非常雅达的拍马屁道:天不生崇祯,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原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句话的直接意思就是,孔子出生之前,人类以前的文明是一片混沌,孔子降生以后,万古幽冥才有了光辉。 温体仁这马匹拍得是相当有水平的,直接就拿崇祯跟孔圣人放在一个高度了。 但是,有些大臣就非常反感了。 他们看完后,私下不屑道:满纸荒唐言,尽是奇淫巧技,不登大雅之堂,有违圣道! 不过也不是拍了崇祯马匹的温体仁觉得好,例如钱龙锡,内心深处,也觉得皇帝的《国富论》确实不错。 但是,他觉得这里面有诸多理论是违背圣道的。 崇祯在上面坐着,道:“钱大人,你的书看得还是蛮认真的嘛,但不能光背书啊,得有点自己的东西,你来说说,朕的这些,你以为如何?” 钱龙锡犹豫起来,老实说,皇帝的《国富论》大多数他都是赞同的,觉得非常惊艳。,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但是,与儒家圣道相违背。 钱龙锡毕竟是科举出身的,从小对儒家的《四书五经》滚瓜烂熟,不可能这么快就接受皇帝的实践出真理的。 “臣觉得陛下的书所言极是,是治国良策,臣每日在家中研读,废寝忘食,不敢懈怠。” “朕都说了,今日不以言获罪,钱大人为何要言不由衷呢?难道朕是那种一言不合就杀人的暴君?” 听到皇帝说这种话,某些大臣心中真是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啊。 卧槽!皇帝!杀不杀人,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钱龙锡连忙道:“陛下是圣明之君,怎么可能是暴君呢?” “那你倒是说说嘛,朕的《国富论》你到底是怎么理解的,你是内阁大学士,总不能只会背书,不会理解吧?” 其他人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钱龙锡,钱龙锡额头上冷汗直冒。 “陛下,那臣斗胆直言了。” “说说说,但说无妨。” “臣以为,某些地方,可能还是欠妥,例如科学源于实践,但实践是不准的,或者说普通人从实践得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错的,只有大智慧的人,例如孔孟,朱子等人才能从实践中得到真理。他们的认知和想法,是后世人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崇祯面带微笑,扫了一转:“大家看看,钱大人还是有不同的想法的嘛,朕也不会因为他这种不同的想法,就治他的罪。” “陛下圣明!” “少扯淡,你们当中有人就在心里骂朕这些都是歪理邪说,这北京大学里面的都是奇淫巧技,难登大雅之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药香农女
全职男神
三国:穿越在败走麦城前
无间之主
妻子的谎言
我和巫女有个约会
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
异界之宠物系统
异界灵师
给豪门少爷当男佣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