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朕这一年就在砍人中过来了(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你要说现在辽东军跟皇太极的人正面硬刚,那肯定是要被吊起来打的。 甚至去修建大凌河城也已经做好了修不成的准备了。 为何? 因为建奴的八旗军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在这个年代,是公认的这颗星球上野战能力最强大的军队。 虽然在正统历史上入关后战斗力迅速降低。 皇太极的八旗军到底强悍到什么程度了? 就拿明朝野战最精锐的两支部队关宁铁骑和白杆兵来说,要是真的正面和八旗军遇上,也只有败的局面。 历史上,己巳之变中,赵率教在袁崇焕的命令下率领的4000关宁铁骑与阿济格的八旗军在野外相遇,双方野外直接对战,4000关宁铁骑全军覆没。 这个差距崇祯知不知道? 他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有这样的差距。 袁崇焕自己知不知道? 他在辽东打了几年仗了,而且这十几年来明军被建奴摁在地上摩擦,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也是孙承宗要提出步步为营的战略的原因。 那为什么现在崇祯还要修建大凌河城呢? 很明显,崇祯现在就是来打消耗战的嘛! 朕的大明有两亿人,朕现在宗室已经全部要抄家了,完全不缺打仗的钱,虽然现在这样打很浪费钱,朕有钱啊! 当然,这是装逼的话。 其实真实的目的就是分兵建奴,为北庭府城寨的修建打基础。 杨嗣昌九月开始北上,他募兵的方式相当的粗犷,只要是个活人就来。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用崇祯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北庭都督府的第一个城寨其实就是在抢时间,皇太极一旦反应过来,会立刻派兵阻止。 所以开始就是只要活人你就可以来,管你以前干过什么。 结果丫的两个月时间招募了两万多人,加上马祥麟手里的五千御林卫,现在那里足足有三万人。 而向北府运输粮草的这个重任,就落到了大同镇的手里。 不过这两万多人是什么样的,杨嗣昌自己心里也清楚。 所谓的用钱砸,就是这么个套路。 能用钱快速砸的时候,就直接花钱,这也是崇祯一贯的作风,现在作为下属的杨嗣昌,自然受到了领导的影响。 结果在十一月底的时候,皇太极就知道明军居然开始在宣府以北的五百里硬建城寨。 这还得了! 这要是修建起来了,又像一根刺,如鲠在喉了。 皇太极果断派了五千八旗军出击,在十二月的时候,就像杨嗣昌扑去。 但杨嗣昌也不是完全没有底气的啊,至少现在土默特、鄂尔多斯和内喀尔喀部的一万联军在那里,加上马祥麟的五千御林卫,妥妥的一万五千战力。 再加上刚结仇的喀喇沁部还杵在宣府外,里北庭府的建城地点只有三百里,骑兵要应援就太方便了。 皇太极的五千骑兵来得飞快,将杨嗣昌的建筑先扫了一遍,然后又飞快遁走。 等他们飞快遁走之后,杨嗣昌又立刻开始动手。 总之,你要来,我有兵,你要走,我继续。 直到今日隆冬腊月。 两边开始修建城寨,这让皇太极感到了被围的压力。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十二月二十八日,眼看已经过年了,代善的人终于冲到大凌河。 袁崇焕也不是吃素的,他干了什么? 他把修城的人全部撤到了锦州城里。 结果丫的代善一来,只看到了刚刚搭建了一些地基的大凌河城。 于是代善恼羞成怒一把火将所有的东西全部烧了,然后气冲冲跑到锦州城下,派人去骂阵。 结果回应那些骂阵的人的是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火炮。 代善当机立断下令攻城。 宁锦之战就是去年的事,皇太极初登汗位,人心不稳,想要通过一场战争来巩固自己的位置,于是发动了对锦州的战争。 当时袁崇焕也在修建大凌河城,皇太极打的也是锦州。 当时皇太极来势汹汹,打下了大凌河城和右屯城后,直逼锦州。 袁崇焕从宣府和蓟镇调兵过来的,也是在锦州,将皇太极打得差点怀疑人生。 从去年以后,皇太极就开始调整战略,将兵力主要放在征服蒙古部落上面,打算将战线往西延伸。 其实去年要不是袁崇焕被魏忠贤解职,辽东的局面可能比现在要好很多。 前年努尔哈赤在宁远被袁崇焕打死,去年皇太极在锦州被袁崇焕打得怀疑人生,现在代善还有什么底气来攻打锦州? 而且是这种大冬天的,明军守城,这仗根本不好打。 可是代善不得不打,这仗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代善是老大,大贝勒,在盛京,除了皇太极,他的地位最大。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皇太极是个政治高手,既然他派代善来肯定是有原因的,要是代善打胜了还好说,打不赢,回去肯定要被骂,被骂了之后威望肯定就会受损。 代善的威望受损,他皇太极的威胁就降低。 在历史上,一遇到难啃的骨头,皇太极就喜欢派代善打前锋,就是这么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败邪神
我的老婆是双胞胎
傲世丹神
黑曜降临:我靠裁决之力主宰异变
邪猴
重生之励志人生
山海秘闻录
地师
快穿之锦绣人生
全网都是我cp粉[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