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明官员们的骚动(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之所以一时间没有人站出来说了,并不是某些人满意朝廷的这个态度了,而是没有反应过来。 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么快皇帝就做了决定。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这将是一场对簿朝堂的争论。 应该分有两派,双方相互争吵,然后顺便有人把话题扯到别处,开始攻击政党,最后把督察院也牵扯进来,彻底打击政党。 这样朝堂的水基本也就混了,然后再就可以开始搞小动作,各种东拉西扯攻击对手。 可现在,大家似乎都有点懵逼。 但眼下,这些争论都没有了。 这五天,皇帝也不上早朝,就在深宫里。 谁求见都一律不见,除了叫内阁首辅孙承宗去商议国事,其他的全部不见。 而孙承宗又是那种你去跟他说事,他就说你说得有一定的道理,然后没有下文的人。 孙承宗是出了名的四平八稳,没有把握的事情坚决不说,这种事皇帝也没有主动跟他提及,他更不会随意去表态。 这样搞得六部九卿的大臣们都一头雾水,也不知道皇帝现在到底咋样的。 到底是真的要惩罚宗室,还是迫不得已? 这一日,通政使韩爌的家里来了一批官员。 “韩大人,陛下真的要处置宗室?” 左通政使李若星道:“韩大人,咱们是不是该在这件事里表个态,陛下一定是迫不得已,现在那么多大臣都在奏疏要严惩宗室,咱们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这样也算是为君父分忧。” 右通政使王业浩(王阳明弟弟的玄孙)也点了点头:“韩大人,下官也觉得李大人说得有道理。”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韩爌却是看不懂眼下的朝局是非,他是亲自去温体仁那边旁敲侧击过的,温体仁告诉他,陛下是非常顾及同族之情的。 可韩爌又有点不相信温体仁,因为看眼下这局势,皇帝似乎一点也不顾及同族之情,不然怎么会这么快就下诏书立案彻查? 难道说皇帝真的是迫不得已的? 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帮皇帝说说话? 韩爌来回走了几转,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宗室虽然有错,但毕竟是太祖后裔,皇室血脉,岂能如此公开审判!” 他不知道,在朝局诡异的变化的时候,不仅仅他产生了这种想法,督察院的左都御史曹思诚,大理寺少卿姚士慎,以及刑部尚书苏茂相都是这么想的。 既然有大佬这么想,下面的人必然要跟着上。 崇祯这边呢? 五天除了孙承宗,不见任何人,是不是逃避宗室这件事? 当然不是,完全是因为《国富论》已经写到最关键的时刻,接下来这部经济著作,将会成为大明朝廷国企的指导书籍。 眼下银行也开始了,北京制造局也如火如荼,明年就可以开工了,这种经济学书籍当然是要加快的。 第六日,早朝。 天没有亮,文武百官便入了宫,到了皇极殿外等候。 待礼毕之后,文武百官入了皇极殿。 崇祯一身朝服走进来,坐在皇帝宝座上。 “恭迎陛下圣安,万岁万万岁!” “都免礼。” “谢陛下!” 崇祯扫视了一转,道:“有事准奏,无事退朝。”,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下面出现了短暂的宁静,随后,通政司左参议马荣臻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陛下,近日以来,宗室案起,朝堂上下多人奏疏弹劾严查宗室,但臣以为,宗室涉及天家威严,社稷根本,宗室虽有错,但不能公开审查,否则有损陛下威严,于国朝不利。” 通常情况下就是这样,大佬的想法,先由下面的小弟冲锋试探,如果没问题,自己再站出来。 韩爌站在一边,镇定自若。 崇祯不说话,也没有急着表态。 马上又有大理寺左寺丞卢肇兴出列道:“陛下,臣也以为宗室案不可公审。” 崇祯依然没有表态,眼下又有人出列了,甚至有御史站出来表示附议。 转眼,就已经有十几个大臣都表态了。 温体仁站在一边面色如常,但心里却是在阴笑。 这下把其他大臣给刺激到了。 本来皇帝已经下令礼部牵头,由刑部、大理寺介入来调查了。 现在又突然有人出来反对,翰林院、国子监的都站立不住了,其他那些什么六部九卿里也赞同严惩宗室的大臣也都站立不住了。 刘宗周一看这下坏了,这事他原本与国子监的人说了,国子监最近也消停了许多,但眼下按这架势发展下去,必然会引发大的争论。 “悲呼!”突然一声听起来颇有几分悲惨的声音响起,国子监祭酒孔贞运(孔子第六十二代子孙)立刻跳了出来道:“陛下,请准许臣辞了这国子监祭酒的官。” 崇祯问道:“孔爱卿这是为何?”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孔圣人的后代,曲阜的衍圣公一家一般都比较无耻,没有下限。 不过崇祯记得,这位孔贞运是一位非常正派的人,是那种真正的正派,不是道貌岸然。 这人在历史上,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女教育系统
医笑倾城
(综漫同人)在名侦探世界当死神
我在美漫卖恶魔果实
绝世风流神医
异界第一花兵
笑君心之替身王妃
雷古鲁斯决定不当圣斗士了
看见我的刀了吗
鬼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