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腥风血雨的前夜(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李守琦道:“陛下,眼下已经到了九月,秋防时节,建奴可能随时会南下,臣以为,事关紧急,可即刻从京卫中抽调两万兵马去蓟镇,以缓解防务之急!” 他这样说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要把事情揽过来,不给李邦华机会了。 这件事督察院已经介入进来,完全可以放到无限大,再加上李邦华府中管家一事,可以将李邦华踢出京师。 只要李邦华走了,所谓的京卫改制,便会被废掉,基本也就没戏了。 以后他李守琦该拿钱的照样拿钱。 崇祯道:“孙爱卿,你有何高见?” 军务方面的事情,关键时刻,肯定要孙承宗出来稳定局面的,阎鸣泰在关键时刻找军粮是把好手,但要他公正严明处理这件事,肯定是带节奏。 新成立的监察厅,相当于把一部分兵部的权力分走了,你说阎鸣泰会不会帮李邦华? 孙承宗出列道:“陛下,事关重大,老臣以为可以推选以为阁臣出来调查此事,与此同时,确实可以从京卫中调一部分兵力去蓟镇,做紧急防控。” 崇祯点了点头,他从孙承宗的话里听出来了几个层面的意思。 一、李邦华现在要避嫌,不仅仅是军务的问题,家里的管家欺压百姓,如果不做任何处理,怕难服人心。 二、这件事事关军务,本该兵部的人来调查,但李邦华是兵部的人,所以也要避嫌,兵部退到一边。 三、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阁臣出面来调查此事,尽快弄清楚来龙去脉,以免影响到京卫的整顿事物。 “那孙爱卿,依你看,谁适合?” 孙承宗道:“以臣看,刘大人比较合适。” 他说的刘大人就是东阁大学士刘鸿训。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崇祯一听就乐了,还是孙承宗老辣得很,刘鸿训是个直脾气,大概是这满朝文臣里,为数不多想办正经事的阁臣了。 刘鸿训出列道:“臣愿意前往!” “准!” 崇祯又道:“李邦华先停职在家,等候圣宣!” “臣多谢陛下!” 从这件事上,崇祯真切地感受到了勋贵的恶意。 这大明朝的诸多弊端之一,就是勋贵。 祖上立了功,后人一代又一代直接继承爵位享福,比宋代的恩荫制还要恶心。 大明朝中后期的勋贵,大多数没干好事,既站着茅坑不拉屎,且已经形成一股利益既得者集团了。 崇祯还指望京卫尽快整顿好,进行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到时候全国严格执行。 这中央军不整顿好,他拿什么去硬抗地方上那些官员和乡绅? 刘鸿训接了任务,行动得也是飞快。 派了一个阁臣去了,崇祯自然还不放心,又将骆养性找来,让他带着人速速前往蓟镇一趟,五天之内必须调查清楚。 此时,在英国公府。 张之极怒气匆匆回来,在后院钓鱼的张维贤道:“何事如此急躁?” “父亲,这狗日的李守琦,连战死草原的虎贲军的抚恤金都敢拿,他胆子未免也太大了吧,我现在就进宫面圣!” 张维贤道:“且慢!” “父亲,虎贲军可是孩儿带出去的,虽然死得不多,但在草原上也是立了大功,进了忠烈祠的,天子十日之前还在忠烈祠说过要厚待牺牲的将士,这事李守琦那王八蛋做的太不地道了!” 说完,便要去换官服进宫。 张维贤怒道:“你站住!” “父亲这是作甚,孩儿是要去为战死的儿郎们讨回一个公道!”,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就算是要去,也不是你去!” “为何?” “你过来!” 张之极走过去,坐下。 “同为勋贵,大家都看着你,你去天子那里告了李守琦,万一最后陛下没有处置李守琦,而是找了一个替罪羔羊,以后咱们家岂不是竖了一个敌人?” “父亲,您可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怕他李守琦一个总督吗!” 大明有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是最牛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相当于什么职位呢? 正一品,在明初的时候,五军都督府统管全 事。 虽然后来被兵部拿去了一部分,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依然是大佬中的大佬,可以和兵部尚书叫板。 魏忠贤时代,魏公公在京师不敢动的人就是张维贤。 张维贤叹了口气,这儿子的脾气太像他娘,暴脾气。 “今日左副都御史杨所修在朝堂上弹劾李邦华,有两条罪名,一是李邦华的管家在大街上欺压百姓,二是李邦华在调度蓟镇兵力的时候执行不力!” “这……”张之极有些惊诧,他是与李邦华有过一些接触的,李侍郎为人正派,做事一丝不苟,雷厉风行,怎会犯这样的错误? 张之极道:“李守琦敢拿抚恤金,此时必然会被天子严惩!” “糊涂!”张维贤怒道,“杨所修为何会弹劾李邦华?李守琦为何有恃无恐?” “为何?” “你以为李邦华得罪的是李守琦一人?” 张之极道:“父亲,孩儿不太明白,我们已经在配合天子整顿上直卫亲军!”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零军婚甜蜜蜜,小娇媳她赚疯了
孢子物语
都市采花贼
大道圣主
被亲生父母谋害,我化作阎王归来
重生之我真不是男神
穿越修仙之倾鸾
奉天承运
带着游戏无限
帝少追妻令禁爱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