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5章 于斯为盛(1/2)

“哎,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

哎,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字保中这会儿正哼着小曲儿慢悠悠的晃进了第一拖拉机厂。

是的,好消息,特大好消息,发展区有自己的车了。

当这些拖拉机生产设备刚刚被运回发展区的时候,字保中其实是有些担忧的。

看着杂乱无章的设备摆满了一地,换做是谁都会发愁。

然而在建宁大学师生的协助下,没过多久,几条生产线就被捯饬出来了。设备好不好只靠肉眼凡胎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真正开始用起来才能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

毕竟开路不怎么正,所以夏学理也只从音度绑架了十来个工程师。经过力行社一番感恩教化,这十来人倒是蛮配合的。

直接从建宁大学物理系抽调了一批学生充实到车间学习,虽然郭正安老爷子一万个不舍,不过这种提前就业的机会这些学生压根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十几个工程师,五十多个学生和几百名工人夜以继日的捣鼓,总算是可以顺利运行了。

一九三六年五月底,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自主制造的第一辆拖拉机正式走下生产线。

字保中和两人亲自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当那块盖在拖拉机上的绸布被掀开的一瞬间,整个第一拖拉机厂瞬间沸腾了,人们欢呼着眼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专程过来参加这次活动的建宁大学校长郭正安更是嚎啕大哭。

字保中能理解他,作为前清留美幼童的一员,仅仅八岁的他带着迷茫和不解,乘坐轮船在太平洋上漂泊几个月远赴地球的另一边。

在陌生的国度,忍受着旁人不解的目光,一个人悄悄的将头上的辫子盘在头顶,又戴上厚厚的帽子努力将自己装扮得和身边的同学一般。

他选择了学习机械物理,他的日常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晃就是十八年,26岁的他选择了归家,他原本想要在机械厂里为自己热爱的土地奉献自己。

然而他失望了,他没有这个平台,老家没有一个可以生产这类大机械的工厂,他不忍毕生所学一无用处,选择了到大学任教。十几年来,他兢兢业业的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为的只是多培养出几个对机械感兴趣的人。

后来,他被夏学理用不怎么光彩的手段请到了发展区,除了刚刚开始那会儿摆几张臭脸外,他很快就适应了发展区,并投身发展区大学建设工作,无他,身边都是熟悉的面孔,说的都是熟悉的话语。

当他得知自己的学生被抽调去搞拖拉机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担心自己学生学艺不精,弄坏了好不容易得到的设备,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学生自豪,也为发展区这个另类的老家实现零的突破而自豪。

和其他或嚎啕大哭或尖叫或大笑的人不同,字保中此时的脸色是精彩的,嘴巴张得可以塞下两个鸡蛋一样大。

我是谁?

我在干什么?

前面这是什么牛鬼神蛇?

......???

不怪字保中这么想,实在是眼前这玩意和自己脑海中的拖拉机的模样相差太大了。

字保中穿越前接触的拖拉机都是车头车厢一体的小直头车或是马力更大运量更多的横档头拖拉机,驾驶室上会喷上“十卷王子”几个大字。要是上坡路段,后面运载过多还会抬头的拖拉机。见过最古老的也无非就是没有方向盘的“羊角杈”,这都是村里分下户之前留下的老古董了。

眼前的这玩意说是拖拉机,叫推土机似乎更贴切一点。

无他,实在有些大,前面除了两个大灯和一个推路的铲子外,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长方体,一大根烟囱顶在这个长方体怪物上面。

再后面就是驾驶员操作室,内部也和推土机操作室没什么区别。操作室后方有两个挂钩轴,通过这个挂钩将后面的车厢连接起来。

底盘是履带式的,几个飞轮不停的转动,带动着履带盘慢悠悠的向前方挪动着。

油漆选择也很有魔性,是的,就是日常拖拉机挖掘机最常见的黄色,草书体的“发展”两个大字龙飞凤舞。

最终字保中将这款重达一十二吨的拖拉机命名为“发展1937”式拖拉机。

这款拖拉机用来搞货物运输,特别是钢铁厂、兵工厂、橡胶厂这一类工厂来说是最优秀的选择。在主干道上搞运输也不是不可行。至于村寨道路,只能继续开发了,无他村寨道路又窄弯又大显然是不行的。

字保中如此迫切的搞拖拉机是因为字保中知道在二战时期,东线战场上,北极熊的拖拉机厂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坦克制造厂。

这款刚刚出生产线的拖拉机明显是不可行改装成坦克的。毕竟这实在是太高了,驾驶室处更是比前面的柴油机仓高了一米多。要是把这些全都包上四十多毫米的铁皮,再安转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遮天之妖女请助我修行 北周小跟班 巫界术士 权臣总是刁难我 天下长安 天道今天不上班 农学大师在古代 我被怪物养大 秀色嫡女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