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外交政策(1/2)
没有人料到李辰安拿下平江城之后,任命的第一个人会是霍府的霍传名!>
更没有人料到他将霍传名任命为了江南织造。>
但温煮雨等人知道。>
对于摄政王的这一安排,其背后的意图在温煮雨看来倒并不是有多复杂——>
“江南织造司是整个江南道商业的重中之重!”>
皇宫议政殿,内阁首辅衙门。>
温煮雨给尚书省尚书令齐尧和中书省中书令年承凤斟了一杯茶,又道:>
“按照摄政王所定下的未来五年的国策,他此举的意图是要在江南道大举推行工商业的发展……”>
“江南道有最好的商业基础,有最为成熟的营商环境,也有整个宁国最好的商业契约精神。”>
“摄政王说作为此国策的试点,朝廷要从江南道的变革中去学会如何放手、如何给工商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如何将江南道的经营经验传至其余四道,进而覆盖整个宁国。”>
“经验很重要!”>
“但他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重要!”>
“官,不是管!”>
“管得越多,工商业的发展就越难!”>
温煮雨看了看二人惊疑的神色,笑道:“是不是难以理解?”>
“其实这就是我们固有的思想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也限制了我们的眼光。”>
“江南织造这个职位很重要,摄政王说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完全按照他的想法去执行的官员……”>
“也就是说,他任命霍传名为江南织造,倒不是说霍传名有多丰富的营商经验,仅仅是霍传名听话。他在江南织造司所作的一切,其实都是摄政王给他的指示。”>
“他说从目前的商业形势来看,他暂时不需要这些官员能有多少创新的观点,他们能将他的计划完整的执行,这就是最好的……”>
“至于效果嘛,大致一两年之后我们就能看到。”>
顿了顿,温煮雨没有再说这事,而是看向了尚书令齐尧。>
“丽贵妃的想法我已经告诉了你们,封三皇子宁知远为景亲王这个没有问题。但封地放在泉州……我个人觉得不太合适。”>
齐尧一怔“泉州为何不合适?”>
“那地方在岭东道之南,距离京都遥远,岭东道现在有定国侯府的神武军在,丽贵妃和三皇子在那地方,当更安全!”>
这个安全,并不是指的他们的生命安全。>
而是宁国的安全。>
皇长子回归登基为帝,三皇子远在泉州,无论丽贵妃想做点什么都没那么容易。>
可温煮雨却说了一句:>
“但泉州距离东离岛并不远!”>
泉州要入京都不易,但如果出海去东离岛,却很容易!>
东离岛是怀国公怀氏的祖地!>
那地方孤悬海外,事实上宁国对东离岛没有丝毫的约束力!>
甚至而今的宁国朝廷都不知道东离岛现在究竟怎么样,上面究竟有多少人口,多少兵丁。>
等等。>
“这在我看来,是大危险!”>
“东离岛的舰船可入长江……可从玉广大运河直至京都!”>
齐尧心里猛的一震,“老夫确实疏忽了,那封地放在何处为好?”>
“此事再想想,吴国的使团当快要到了……鸿胪寺那边的接待,不冷不热就行。”>
“要不要出城迎接?”>
“你我就不用了,让鸿胪寺少卿李文渊带几个官员去就行。”>
“这……会不会显得太轻视了一些?”>
温煮雨摆了摆手端起了茶盏,“本来就不欢迎他们,何来轻视之言?”>
“我倒是认为摄政王的那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什么话?”>
“量宁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思维不是蠢就是坏!”>
“按照他的意思,这吴国的使团到来,还得向咱们缴纳食宿费才行。”>
“这事,你再叮嘱一下鸿胪寺。吴国的使团若是不交银子……让他们住客栈去!”>
齐尧顿时一惊,他一捋长须瞪大了眼睛看着温煮雨——>
不仅仅是三百年的宁国,向上追溯于别的朝代,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来者是客!>
作为礼仪之邦的宁国,这是传统。>
客人来了当然得要好生的招待,还要用最好的东西去招待!>
这彰显的是宁国作为中原正统文明的大度,还有宁国地大物博之富裕……哪怕再不富裕,在外人的面前也必须表现的富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宦海翔云
我的仙界老婆
重生之一世枭雄(重生崛起:从套现一个亿开始)
五仙门
极品美女的贴身保镖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
弃妇有情天
末日大回炉
韶先生,笑一个!
民国岁月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