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隐患(1/2)
皇宫。>
政事堂。>
曾经的政事堂便是而今的内阁所在。>
它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建筑,主院便是内阁首辅温煮雨的官署。>
西院是尚书省、东院是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衙门。>
年承凤坐在中书省衙门里,放下了手里的笔,将冻僵的双手放在了旁边的炭火上烤了烤,然后站了起来,捶了捶酸楚的老腰,对坐在一旁的国子监祭酒庄别时说道:>
“太学院院正花满庭离开了京都,但明年秋闱这事,却不能因为他而耽误!”>
“这件事迫在眉睫,三省已讨论通过,首辅也已签署了决意。”>
“摄政王尚未离开的时候就说过,科举,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公平,公正!”>
“所以从现在起,原来的举荐制度完全取缔!”>
“所有的学子们,统一通过科考之选拔而入仕,所以这决意现在就得发往各地,毕竟宁国偏远地方的学子来京都需要走很长的路。”>
“明年秋闱举行的地点,摄政王定在了长乐宫……那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很多的空房子提供给学子们住,但贡院却还需要重新规划……工部黄尚书已去了长乐宫,所以你不用担心什么。”>
“至于科考的题目,摄政王倒是命了一题,其余的题目,依旧由你国子监去拟定,明年开了年,命题之人悉数前往长乐宫,摄政王说事关重大,绝对不允许出现考题泄露的这种重大错误。”>
“你还有什么问题?”>
庄别时拱手一礼:“下官已明白了大人和摄政王的意思,只是……这命题之人的选定,以往是皇上钦点,皇上若是没在宫里便是姬泰任命,现在……?”>
“这事,等开了年,尚书省会拟定命题之人,你现在先将明年秋闱之事传达到各地学宫,让各地学宫的学生知晓,好早些动身前往京都。”>
“好,下官领命!”>
庄别时拱手告退,一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
他来到了年承凤的面前,躬身说道:“年大人,外面有个叫钱国栋的老人求见,说是有要事向大人当面禀报!”>
年承凤一怔,“请他进来!”>
“奴才遵命!”>
片刻,钱国栋来到了中书省的衙门,他看着年承凤便咧嘴笑了起来,拱手一礼道:>
“年大人老当益壮!”>
年承凤双手一抬,“你这老东西,日子过得舒服啊!”>
“嘿嘿,这只怪您的本事在那摆着,我也想能再发挥一下余热呀,奈何摄政王看不上!”>
年承凤老眼一瞪,“你可别说这话,朝中可还空缺了一些位置,对了,要不你继续去刑部?温首辅可正在为完善那宪法找不到理想的人发愁!”>
“就是你!”>
年承凤伸手一指,“你这老东西当年在刑部呆了二十年,在大理寺呆了十余年,对于律法之精通,估计朝中无人能出你之右!”>
钱国栋顿时就惊呆了。>
他的心忽的跳得有些激烈!>
但他很快平复了这心情,面色变得严肃了起来:“可我来见你却并不是为了这个!”>
“那是为何?”>
“你最近可听到了京都关于摄政王和奚帷他女儿的那些传言?”>
年承凤眉间一蹙,沉吟片刻,伸手一引:“来,坐!”>
二人坐在了茶台前。>
年承凤煮上了一壶茶,这才点了点头,“这传言早几日就有,温首辅本建议摄政王派皇城司去找出散布谣言的人……但摄政王却毫不在乎。”>
钱国栋俯过了身子,低声问道:“那,这究竟是真是假?”>
“是真!”>
钱国栋一惊,便听年承凤又道:“摄政王身边确实有个姑娘,她也确实是奚帷的女儿,这是真的。”>
“但传言说摄政王和奚帷合谋窃国……这是无稽之谈!”>
“奚帷已经死了!”>
“摄政王没有登基为帝,这大家都知道。”>
“而今他提出了国家治理从人治转为法治,他主张将皇权置于律法之下……你想想,如果他是为了窃国,他需要的就是那至高无上的权柄,他岂会让这权力受到约束?”>
年承凤给钱国栋斟了一杯茶,又道:“太多人不是太了解他,其实这之前,我也不了解他。”>
“原本我也没打算这把年纪了再来为官,原本我是向他举荐温煮雨的。”>
“但这些日子,我陪着温煮雨听他讲了几天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我承认,他就是宁国的那盏灯!”>
“所以我的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凡人之求道长生
绝世帝神
气吞星空
天渊
漫漫修仙寻根路
猎上极品女忍者
绝顶保镖
郡主一世宠
我成了大明勋戚无限循环著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