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原地爆炸(1/2)
<慈不掌兵,他心硬如铁,岂能因为五十年后自家那些没见过面的儿孙遭受的灾难吐血昏倒,就算是今时今日他张家被满门抄斩,他都不会掉滴眼泪
刚才是因为张弘范意识到刘彦直的企图,所以才暗地里咬破舌尖,积蓄了满嘴鲜血,找个机会喷出来迷惑敌人,现在刘彦直走了,他也不敢声张,只是故意将茶杯摔落,亲兵闻声而入,看到元帅昏倒,立刻惊呼起来
群亲兵冲进帐内,将张弘范扶起,掐人灌热水,好阵子元帅才悠悠醒转,只说自己旧病复,将统兵重任交给副手,自己写了篇奏折安排快马连夜送往大都,向忽必烈请辞
刘彦直出现,代表这场仗不好打了,张弘范心里明镜般,他再来场败仗的话,以往的战功可就抵消的差不多了,皇帝也保不住他,届时刘彦直所说的大难也许会提前到来
所以他选择撂挑子,老子不干了,不贪这个功劳,你们谁行谁上吧
元军在南阳府驻扎了多日,未曾有积极举动,只等大都圣旨到来
从南阳到大都马平川,朝廷信使马不停蹄的来回赶,六天后张弘范就收到了忽必烈的圣旨,他率领众将在辕门接旨,旨意很简单,不批准张弘范的辞呈,并且大大的勉励他番,让他好好养病,从长计议,剿匪并不急于时,另外赐他百年山参十斤,大马士革弯刀柄
皇帝的信任和恩宠让张弘范感动的涕泪横流,身为臣子,能为这样的主公效命,死而无憾了,至于刘彦直所说的五十年后张家被灭门事,他是相信的,但是忽必烈的不孝儿孙们所做的事情,和当今皇帝有什么关系,再说只要自己留下遗命,禁止儿孙强出头与蒙古人为敌不就罢了
刘彦直的威胁依然存在,这个妖人可以随时进入大营暗杀自己,但这并不能吓倒张弘范,死于敌人刺杀,也算是为国尽忠了,皇帝必然会厚葬自己,重赏张家,这也未尝不是种好的结局
“也罢,臣这条命就献给陛下了!”张弘范心意已决,向北叩谢恩,传令三军,饱餐战饭后出击剿匪
张弘范乃是汉人等的名将,他全力以赴剿匪,倒也颇见成效,连收复了好几座城池,而且严格管束手下兵将,不让他们劫掠屠杀,反而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这也是他直以来的做法,尽量不多做杀孽,以邀买人心为上
刘彦直明明有机会用巴雷特狙杀张弘范,但是看到他的这些举动,反倒不忍出手了,因为换了别的统兵将领肯定就没这么心慈手软了,自己能力再大,也杀不完十万元军,也救不了几十万的百姓
比起张弘范,霍去病的战略水平更胜筹,他根本不和官兵正面交锋,而是带着三千骑兵忽东忽西,神龙不见尾,他明明有机会迅扩大队伍,裹挟几十万百姓都是小菜碟,但他不这么做,直保持三千兵力,万匹战马的规模,当然兵员不断在淘汰置换,去芜存菁,凡是马术不精,身手不好,体质不强的士兵都慢慢被淘汰下去,剩下的都是真正的精兵,优秀的骑手
张弘范麾下有万精锐阿军,阿人是说波斯语的高加索白人,被蒙古灭国后沦为雇佣兵,这些人野蛮悍勇,吃苦耐劳,能三天三夜吃喝拉撒都在马背上解决,冬天身上涂着厚厚的油脂保暖,成年的不洗澡,打起仗来更是不要命,这样的骑兵部队加上足智多谋的主帅和充沛的后勤支援,在原简直是无敌的存在
阿军作为剿匪主力走上战场,他们派出小股斥候打探马匪踪迹,却总也不得要领,马匪似乎能预知危险的临近,每次就要形成合围的时候总是扑个空
元军哪里知道,空有双眼睛时刻盯着他们的动向,及时的向马匪通风报信,这场战争就如同九十年代的多国部队对阵伊拉克军队样单向透明,阿军空有强大的机动力也派不上用场
那些元军步兵可就倒了霉,时不时被马匪咬上口,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张弘范剿匪不力,河南江北行省烽烟四起,不止刘去病股马匪,起码有二十多股势力起兵反元
张弘范焦头烂额,惭愧难当,不知道该怎么向皇帝交代
……
大都,大内宫殿最为壮丽的是大明殿,面阔十间,进深七间,重檐庑殿顶,金黄琉璃瓦,大明殿的屋脊就是整个宫殿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切
深夜,刘彦直背着个长条包袱坐在大明殿顶端,他在等个人,个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角色,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元朝的开国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
忽必烈今年已经六十岁,按照历史进程他还能再活起码十年,刘彦直等不了那么久,这位皇帝实在是太强悍了,他的能力和唐宗宋祖朱元璋不相上下,韬武略都不差,有老皇帝镇着,这天下就乱不了,张弘范们就不敢起异心
所以,忽必烈必须提前死
清晨,皇帝上朝了,元朝人的装束和宋人不同,服饰混乱不堪,男的喜欢戴圆盔状的瓦楞帽子,穿圆领窄袖袍,皇帝也不例外,被各族臣子们簇拥着的老者想必就是忽必烈了,他从寝殿方向而来,乘坐着步辇,侍卫们佩戴弓箭弯刀在旁侍卫,步伐稳健,鼓乐齐鸣
刘彦直端起了巴雷特,瞄准镜锁定了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身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有问题吗
炉石之末日降临
官场计中计
首府小娇娘
最强执法
木叶里的数码宝贝
踏破大千
都市无敌战神
互联网2010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