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马鹞子王辅臣(2/2)
你说此次东虏攻打洛阳,到底是疑兵还是主力精锐?”
李岩微微思索了一下笑道:“陛下何必戏耍我,凡攻坚城,必然是先清理外围,然后才徐徐图之。这次东虏虽然攻势凶猛,但是却一反常规,我看这恰恰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且今日我刚刚听闻一件喜事,先贺喜陛下了。”
李自成摇摇头道:“林泉莫要取笑我,我有何喜事?”
李岩道:“陛下,山东发生大事了。听闻山东有南粤军驻淄川的守望队队长名曰谢迁,因东奴在山东各处州县推行剃发令,不从者动辄斩首抄家,又有圈地投献等恶政,引起民情汹汹。谢迁已经在高邑举事,杀了当地土豪张圣鹄,围攻淄川县,诛杀首先倡议剃发易服之汉奸孙之獬满门,以猪鬃插入其人全身,号称为其植发,其家中妇女不分老弱贵贱,尽数为将士所辱。又声称李华宇未死,号召山东各地军民驱逐鞑虏,恢复中国,支持新政,杀尽附逆。虽然山高路远,消息难免有所夸大,但是李华宇曾经把辽贼杀的落花流水,我料定辽贼必然会优先解决山东的叛乱。所以洛阳的攻势,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东虏的重点,必然还是鲁山宝丰。”
山东在清军的整个战略态势上,属于左翼、东线。又是与南粤军兵马直接对垒的所在,这里海岸线绵长,港口众多,且又有鲁南山地的千山万壑,一旦淄川等地的义军与鲁南的南粤军兵马遥相呼应,或者是被谢迁冲到了海边,从海上获得了南粤军的补给支持,那么一来,清军的东线便有崩溃之虞。
“所以,多尔衮的主要精力势必被山东牵制。在我大顺这边,洛阳、宝丰一线,不过是以偏师佯动牵制我军罢了!”
李岩的分析,入情入理,有理有据。在李自成刘宗敏李过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大顺君臣看来,完全合乎逻辑。有了这样的好机会,刘宗敏不由得搓着满是老茧的大手,“直娘贼的!趁他病要他的命!咱们就先把他鞑子的西路偏师干掉!收复山西、陕西!把鞑子赶到长城外面去啃沙子!再和梁国公一道干掉多尔衮再说!”
在场的大顺将领对汝侯刘宗敏的倡议纷纷附和,更有张鼐、王四儿等一群年轻将领纷纷请战,愿意为王先驱,干掉曹振彦这一路人马,也为我大顺出出这口从山海关一直到河南憋屈的恶气。
李自成闻言却叹了口气道:“各位爱卿,或许朕真不适合当天子,你们告诉我,天子当安坐垂拱,但是朕始终觉着,若不能亲往前敌,了敌若指掌,则决心实在难下。朕已经决定了,我要亲自带老营去趟鲁山宝丰,一切等朕弄明白了在做决断。”
群臣闻言连忙反对,而李自成则固执己见,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王辅臣说话了:“臣赞同陛下。陛下,有一句话是这么说,自古无有坐致中兴,天下自古马上取。臣以为,陛下就是当年的汉高祖,而东虏就是项羽,纵然一时凶狂,也终归要在垓下魂飞魄散。臣不才,愿做追杀项羽的一小卒,为陛下奉上东虏首级。”
众口一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是都反对李自成亲自出马。虽然,到第一线亲自观察地形、敌情是李自成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他不再是老武对南粤军的军政制度指手画脚的行为早就怨气冲天。只不过,碍于眼下江北的战局,大敌当前,不好撕破脸皮。
如果大顺朝廷的这道敕封李守汉为梁王的旨意一旦明发天下,那么,这块遮盖在南粤军和大明官僚两大集团之间的遮羞布,就被彻底的扯下来了。用一句俗话说,黄泥巴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如果这一招能够起到作用,无疑,对大顺军的帮助是巨大的。李守汉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下大力气来对山东、河南等处的清军作战。这对大顺军来说可谓求之不得。
“陛下,臣以为牛先生此举不妥。非但无用,反而会得罪了梁国公,断了我军粮草军械来源。”李岩对牛金星笑了笑,将他的建议否定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以李守汉的实力、地位,他怎么会接受大顺的册封?要知道,此时的大顺,从哪个方面来说比他的实力地位强?兵马、地盘、钱粮、还是合法地位?
“陛下,若是想让梁国公能够接受我大顺的册封,就必须靠我们自己。用我们在西路战场上的胜利,来显示出我们的实力。这才有可能让他在陛下面前俯首称臣!”
本章已完成!
重生后我靠直播算命当团宠
他的手很撩人
河庄守望
叶落龙成
驭龙无双
吃货红包群
花瓶(娱乐圈)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
天命少主
农门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