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桐宫之囚(2/3)
一层寒霜。>
不是自虐,而是想借助环境的帮助让自己更冷静一些,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愤怒等负面情绪里——先前他对莫雨说出的那几句话,真的很像满是孩子气的、无用的狠话,似乎和冷静完全相背,但他还是说了。>
大道三千,他修的是顺心意。顺心意而行,顺心意而活,天地让他不得顺心意,他便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意顺起来,只有顺心意,才能拥有真正的平静,而平静,正是冷静的最高境界。>
当然,他也不想自己那些话变成笑话,他必须离开废园,赶到未央宫——在离开国教学院前,他已经做了相应的安排,但既然那些大人物能够把落落骗离未央宫,他便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手里。>
怎样才能离开这片废园?事实上,他现在连一点头绪都没有,但他先前还是对莫雨那样说了,就像他对唐三十六和落落说自己要参加大朝试、要拿首榜首名一样。>
明明是没有任何道理,看着没有任何可能性的事情,他却能说的平静自然,理所当然,那种全无来由的自信,在亲近的人看来很令人震撼佩服,在外人看来自然是痴心妄想,可笑至极。>
只有他自己明白,这种自信来自于必须。明年初,他必须参加大朝试拿到首榜首名,那么他便一定能拿到,不然他会死。今夜,他必须离开废园出现在未央宫,那么他便一定能做到。>
必须做到,所以一定能够做到,在此之前,他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如此心意方能顺明。>
依然还是那句话:大道三千,他只修顺心意。>
他离开西宁,来到京都后做的一切,都和这三个字紧密相关。>
因为只有顺心意,才能逆天命。>
……>
……>
废园四顾,旧墙秋树,潭上残荷早萎,梅树下旧年的花瓣成堆,竟未被风拂走。>
风景不曾谙,却仿佛在哪里见过。>
他没有行过万里路,哪里见过很多风景。>
但他读过万卷书,在书里行过万里路,见过很多风景。>
将废园四周的景物深深记在心里,他在潭畔盘膝坐下,闭上眼睛,静心宁神,开始回思过往看过的那些书籍。>
有道藏,有游记,有前代文宗的散文,也有鬼神志怪的小说。>
那是他在西宁镇旧庙里读过的书,也是他在国教学院藏书馆里读过的书。>
他坐在潭畔,双眼紧闭,却有无数本书籍在他的眼前翻动。>
寒风仿佛识字,不停翻动着书籍,然后停留在他想要看到的页面。>
那些页面上有图画,也有注解的文字。>
《南柯记》>
《诸殿源候论》>
《阵类本巢》>
……>
……>
陈长生睁开眼睛,站起身来,再次望向废园四周。>
废园还是先前那园,寒潭还是先前那潭,但此时在他的眼里,却已经截然不同。>
那十余株散落潭畔的梅,看似毫无关联,没有任何深意,但风景四季相同,每每不变,变的便只剩下了木。>
寒潭边缘岸石嶙峋,中间并无断裂,更外围的废园旧墙,却在潭的南面断了,那里看着似乎有个进入夜色的出路,但他知道那不是出路,只是没有写完的一笔。>
那十余株梅树,在这里隐约又站在了一列。>
这便是个同字。>
南柯记里写过一个故事,阵类本巢里有过一张图画,诸殿源候论里,讲过前代皇朝被焚毁的一座宫殿。>
那座宫殿叫做桐宫。>
一代帝王被生生囚死的桐宫。>
也是某代教宗集毕生修为创造出来的阵法。>
陈长生认出了这片废园、这面寒潭,又能做些什么?>
除非到了传说中的从圣境界,才有可能强行突破这座桐宫。>
当然,任何宫殿都是有门的,任何阵法都必须留一线生机。>
但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敢从桐宫的生门离开。>
因为多年前那座被焚烧成灰的桐宫,门外守着死神,留在宫内还能苟延残喘,出去便必死无疑。>
因为福祸相倚,所谓的一线生机,往往便是死地。>
陈长生知道桐宫的生门在哪里。>
风生,水起。>
夜风生而未尽之处,水势敛而未起之地。>
他看着身前的寒潭,沉默不语。>
雍容庄肃的礼乐声,从废园外远处传来,来自未央宫。>
南方使团已然就坐,双方宾客已然齐至。>
他不再多想,直接向寒潭里走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恶魔住隔壁:小甜心,请注意!
战神天赋
捡个庄主做相公
涩妃当道:偷个煞星相公
黑暗帝王独宠妻
海洋修士
我真不想吃软饭啊
欢喜农家科举记
重生之无上修真
特种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