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孔子去哪儿了(2/2)
“这童生试也太难了!”>
方运心里抱怨完,发觉脑海里的书已经隐去,不由自主猜测这些书的来历。>
“我隐约记得,图书馆失火跳楼的时候,我戴着的龙形玉佩碎了,然后什么都不记得。这些书不可能凭空进入我的脑子里,应该是东江图书馆的。妈妈说这玉佩是父亲留下的,必须让我戴着,说会保护我,莫非我能重生真的是玉佩的功劳?”>
方运思索片刻,立刻收起思绪仔细答第二题。>
第二题则是问“吾甚惭于孟子”这句话是齐宣王什么时候说的,这一次立刻有书籍出现,方运迅速写上:周赧王三年。>
方运用笔疾飞,连续答了几道题,发觉除了第一题,这些题其实并不难,便放下心。>
方运调整心绪,放慢速度,开始一笔一划慢慢写,他知道这时候也有“卷面分”,如果字写得太差,哪怕答对也会降等。>
两个方运的毛笔字都不怎么样,但现在练字已经来不及,只能过了童生试再说。>
答到第十四题的时候,方运看着试卷,没有立即下笔,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终究是圣元大陆,不是地球。>
这里的众圣除了和地球同名的,还有不曾在中国古代出现的半圣,东江图书馆里不可能有这些人的著作。>
童生试和秀才试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秀才试的请圣言试卷极多,能保证每位众圣的著作都考到,但童生试不同。>
童生试的试卷虽有三十张,但毛笔字比较大,实际内容比想象中少,只能考有限的试题,可众圣很多。>
孔子和六位亚圣的地位超然,至少要占一半的试题,而引领百家争鸣的几位半圣著作也是必考的,不然就不能体现百家归儒,用地球的话就是“统一战线”或“政治正确性”。>
几位历史地位极高的半圣的著作同样必考,诸如董仲舒的大一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陶渊明的诗赋等等。>
这样剩下的篇幅很少,其余的半圣根本分不过来。>
于是,便形成一个规矩,童生试的请圣言就分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年年必考的著名众圣。>
第二部分是本年三位考官的名篇。>
第三部分是每年从剩余半圣的著作中选三到五部,轮流考。>
方运是幸运的,因为除了三位半圣考官,本年童生试所考的众圣著作都曾在地球出现,东江读书馆都有收藏。>
童生试前,一旦确定半圣考官的名字,各地考生都会花许多时间背诵考官的名篇。>
其他众圣的题目有难有简单,但半圣考官的题却格外简单。>
因为活着的半圣都是新圣,根基不稳,急需文名,必然想要天下人知道他的得意之作。>
“用前世的话说,就是送分题,士子书生感激,新圣的文名又得以传扬,两全其美。”>
方运仔细一想放下心,因为他上个月就开始背诵三位半圣考官的名篇。>
第十四题很简单,考的是一位叫米奉典的半圣的封圣时间和地点,方运虽然一时想不起来,可他感觉自己一定记得。>
米奉典是这次童生试的三位半圣考官之一,在开考前就已经传遍天下。>
方运思索片刻,提笔写下:新历一百四十五年秋,蜀国,蜀都。>
方运答完,突然发觉自己脑海中浮现一本蓝灰色的空白古书,随后,一小块记忆碎片飞入其中。>
那本空白古书立刻变成《奉典五经注》(卷一),作者米奉典,半圣,封圣五十六年。>
接着,陆续有新的空白古书出现,提取方运的记忆碎片,形成一本本米奉典的文集、诗集,一共有五本,都不是完整的,要么是只有一卷,要么是是残篇。>
方运面露喜色,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既然有大量的书,还能吸收新的书,就叫‘奇书天地’吧。”>
下一题考的同样是蜀国半圣,诸葛亮,不过此时已经驾鹤西去。>
不同世界的诸葛亮的经历不同,方运花了一些时间思考,避免答错。>
刘备立国的国号是“汉”,以汉室正统自居,从来没有过蜀国,只不过其他人不承认,只称之为蜀国,有轻蔑之意,后人沿用。>
在圣元大陆,刘备同样立国为“汉”,志在继承大汉江山一统圣元大陆,却遭到东吴和魏国联手反对,最后不得不改国号为“蜀”,最终靠着半圣诸葛亮维持下去,直到现在成为十国之一。>
方运有了奇书天地,对地球的诸葛亮更加了解。>
喜欢儒道至圣请大家收藏:(.sodu777.)儒道至圣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综网的巫:从艾泽拉斯吃到山海经
战龙归来
异常魔兽见闻录(魔兽之狂乱贵公子)
卜卦
重生后我要当学霸
替嫁娇妻总裁宠上隐颜汐落乔陌漓
士兵向前冲
我的娇蛮女友
逆流1999
史上最牛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