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徐州风云(2/3)
择路的败将,陈宫是真想不明白朝廷有什么理由去防备他?>
不过他并没有去纠正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而是说道:“领兵者据说只是一个校尉,名唤姚罗,听闻是皇帝亲自练出来的兵,西园军中的翘楚。”>
“不足为虑的小厮而已。”吕布不屑道,“只是一万大军,实在是有些多。”>
陈宫无声的笑了笑。>
他不得不承认吕布那是真的敢想。>
“奉先,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应该是投奔徐州!”他说道。>
陈宫在规划逃跑路线的时候,早就将这一点算在了里面。>
“你说的是投奔?”吕布问道。>
陈宫忽然间不太想说话了。>
闷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点了点头,“是投奔。”>
张超准备了一千兵马接应,可这一路上反复布置疑兵,如今剩下的人不过三百余。>
就这点人能干什么?>
反正陈宫是想象不到用这些人他能夺取什么地方。>
不投奔还能怎么样?>
“徐州牧陶谦为人谦厚,也没有什么野心,若将军前去投奔,他应该会很高兴。”陈宫说出了他早就给吕布计划好的路,“袁术、刘表皆心怀异志,将军贸然前往,反而会被猜忌。”>
“谦厚的人只是将疑心藏得更深罢了。”吕布闷声道。>
他对陶谦并不了解,只是知道这个人。>
盲目自大的拆台,让陈宫心中忽然有些失望。>
“这是将军最好的选择。”陈宫坐了起来,指了指朦胧光影中隐约可见的下邳城,说道,“将军投奔陶谦,获取他的信任,争取暂以下邳栖身。届时可征募徐州兵,东山再起。”>
吕布站了起来,双手叉腰看了半晌,“这个城……倒是个好地方。”>
“是个适合东山再起的地方。”陈宫说道。>
“何时启程?”吕布看向了陈宫问道。>
“明日如何?”陈宫反问道。>
吕布想了想,“后日吧,我将这只熊处理了,弄些肉干。再去猎一只猛兽,送给陶谦。”>
陈宫不禁莞尔。>
这倒是吕布口中罕见的一句中听的话。>
……>
也许正如刘辩所说,有些事真的就是命中注定。>
在吕布与陈宫计划着去见陶谦,并想暂借下邳为栖身之地的时候。>
另一个与徐州有万千瓜葛的人,此刻也渐渐的接近了徐州。>
刘备在随从公孙瓒打了数场青州黄巾军之后,便被暂派襄助青州刺史田楷,抵御袁绍入主冀州之后的疯狂扩充实力。>
战事的规模并不大,只是几场很小规模的战斗,对各方的局势也并未产生大影响。>
刘备三兄弟客居了不过月余出头的日子,便再度出发。>
他们接到了北海相孔融的求救信。>
黄巾军兵困北海,北海相孔融派太史慈亲自向刘备求援。>
黄巾军余孽得知北海援兵抵达,尚未交战,便一哄而散。>
刘备率军前往,基本上只是走了个过场,和孔融大宴了三天,吃了三天大酒。>
而恰在这个时候,朝廷退兵的消息传来。>
没有了朝廷大军窒息般的压力,袁绍几乎是在瞬间便膨胀了。>
急于追求庞大实力的袁绍,绕开了兖州,然后立马向东、北、南三方用兵。>
公孙瓒得知消息后,立马命刘备与田楷屯驻齐郡,提防袁绍北上。>
而这个时候,袁绍向南的兵马,前锋已经抵近了徐州。>
徐州牧陶谦有点儿慌了神,大骂袁绍无耻之后,不得不四处求援。>
刘备与田楷也是其中之一。>
收到陶谦派人送来的求援信,刘备却有些犯了难。>
在历城低矮的逆旅门前,他对关羽和张飞说道:“公孙伯圭与我有大恩,陶谦与我也算旧识,可我等仅有这千余兵马,到底该往何处?”>
张飞正在哼哧哼哧的举石头,整的满身大汉,“些许小事,兄长有何烦心,直接问那公孙伯儿不就好了?他让咱走,咱就走!他不让咱去,那咱……的确不应该去。”>
关羽点了点头。>
“兄长,翼德难得的说了一次实在话,我们用公孙瓒的钱粮在养兵,兵甲也皆是人家的,按道理应该听人家的。”>
“若袁绍没有北上攻齐,我们率军南下,怎样都可以。可袁绍现在也向北用了兵,齐地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攻击,这个时候,我们转身南下,实在不仗义。”>
心中纠结的刘备无奈点了下头,“好像,也唯有如此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生
终极一家二
十万个氪金的理由免费阅读
无限升级之最强妖帝
东宫福妾(清穿)
醉成欢:撩人娇妻么么哒
都市第一剑仙
陆尘李清瑶
大时代之2010
不灭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