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3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1/4)

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女子,可极少有人会像蔡文姬这样行事跳脱,不在乎规矩。

尤其她还出身书香门第,就更显悖逆。

不过,她的舞姿是真的优美。

寸缕未露,却将女人的柔美展现的淋漓极致。

“ 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哈哈,这有时候还真不能怪君王。”刘辩看的出神,情不自禁说道。

一个蔡文姬就让他两度春从春游夜专夜了,若是再多上几个,他恐怕还真的很难再将精力专注的放在处理国事之事上。

“从此君王不早朝……”专心于舞蹈的蔡文姬默默将这两句诗记在了心中,整个人仿佛浸泡进了蜜罐,连空气都带着甜丝丝的味道。

形容一个女人的美丽,从此君王不早朝应该是达到极致了。

刘辩的张口就来,让郑玄和蔡邕不禁齐齐侧目。

郑玄赞同且震惊于皇帝治理国家的手腕,但从未对皇帝的才华有任何的期盼。

毕竟这仅仅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他即便有强韧的心智,可读的书绝对是有限的。

但没想到,皇帝的一时兴起,张口便是意境充沛,令人越想越觉得醇厚的诗歌。

“陛下,您方才所吟诵之诗后面应该还有吧?”郑玄问道。

听诗听半句,就好像听人讲话停了一半没了下文一样令人难受。

刘辩摇头,“没了,朕信口随便来的两句,后面的没想好,也懒得想。”

在这样的情境下,刘辩能记起这么两句,都已经是破天荒了。

整首诗他怎么可能记得下来!

“陛下,要不然你再好好想想,只是两句,听着让人难受。”郑玄急切说道。

皇帝这话说的,让他记得差点想捶大腿。

这么好的诗怎么能只有两句呢?!

“朕懒得再去想,你们二位乃是当世大儒,要不让帮朕把后面的填上吧。”刘辩随口说道,他是不可能再想起来的,虽然这首诗曾经好像他也背过。

但背是一回事,能不能想起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郑玄一拳攮在大腿上,整个人抓心挠肺般的难受。

怎么可以只有两句呢?

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多好的诗啊!

因为这两句话,郑玄在这美好的环境里陶冶了半天的心境瞬间支离破碎的。

……

声名鹊起,俨然已是关东领头羊的袁绍,在得知他的叔父不但死里逃生,还顺带把陈留王从宫里请了出来之后,立马派人知会东郡太守桥瑁,派兵接应。

同时还派遣了他部下亲信大将颜良,亲自率军出冀州接应。

袁绍踌躇满志,他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是稳赢。

有陈留王这颗棋子在手中,不管刘虞答不答应为帝,都已经不重要了。

相比于刘虞还是先帝一直著意的储君陈留王协,更加重要几分。

而且更容易控制!

刘虞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但想要控制此人,他还需要稍微费一些功夫。

心中雀跃的袁绍,立马派出了帐下谋士高干、荀谌,趁热打铁前去游说韩馥让出冀州牧,由他接任。

从雒阳出逃之后,他历经无数的不安与彷徨。

在这个盛夏时节,袁绍感觉自己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春天。

一切都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开始发展了。

……

东郡太守桥瑁算得上是袁绍最坚实的拥趸之一。

假传檄文,传告天下,便是他给袁绍出的主意,事情也是他做的。

在接到袁绍的传令之后,桥瑁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点起兵马,准备接应之事。

可还没等他率军出发,便先一步接到了探马禀报,有一路兵马忽然杀入了东郡。

被最近朝廷的举止吓得有些惴惴不安的桥瑁,犹豫了一下之后立马暂时搁置接应之事,而是派出人马,先一步探查这路陌生兵马的动静。

他有些担心是朝廷来攻打他来了。

若当真是朝廷兵马他就需要慎重了,不然极有可能他前脚刚走,后脚,家就没了。

东郡位在陈留之上,夹在上党与济北郡之间。

当朝廷在这周围打的轰轰烈烈的时候,桥瑁就整天提心吊胆的。

在得知陈留、山阳先后失守,刘岱、王匡、张邈等人皆兵败之后,桥瑁二话不说,舍弃了东郡几乎所有的土地,将所有的兵力全部都集中在了毗邻朝歌的白马,遥领东郡。

数路探马在离开了两天后,给桥瑁带回来一个让他感觉十分绝望的消息。

还真的朝廷兵马来了。

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攻城不掠地,而是大摇大摆的径直朝着白马而来。

桥瑁对帐下从事阎农说道:“看来朝廷早就已经摸清楚了东郡的情况,这是径直奔着灭杀我而来的,如今为之奈何?难道要我就这样将东郡拱手让人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斗罗之我真的不强 锦棠春暖 高冷大叔,宠妻无度! 白衣卿相 我家有一群大妖 神牌萌妻 我是霸主校草 正义绝不缺席 恋上帝尊三少 十年宠你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