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东窗事发(1/2)
“行了,别人的事情,不用多去关心,今日会很忙。”>
张坤挥了挥手,带着李小宛上街。>
这次不是去置办什么衣服,也不是去逛街看看这时候的风景。>
实际上也没什么好看的。>
虽然是京城首善之地。>
这里的城市规划,仍然极差。>
四处污水横流,腥味、臭味,各种腐烂的垃圾味道,时时刻刻充塞鼻端,让人简直喘不过气来。>
除了气味不好闻,街道上面,也是东一堆,西一堆,杂物布满,看着让人心情烦躁。>
前方一个洋人,身着西装白衬,昂着脑袋走在街上……>
一不小心,就踩到了一团黄白之物,当场就呕吐出来。连忙逃也似的上了马车,正事不干了,扔掉鞋子就跑。>
旁边一个猪肉佬,剁了夹精夹肥一块大肉,称了称,甩到买家手中,顺手把桌上血水,用手一扫。>
“哗……”>
猪血水,夹杂着猪下水的臭味,随风飘过。>
地面又多了一片黑红湿渍。>
张坤小心选着地面干燥处,脸色有些木然的走过,嘴里不停叮嘱。>
“这次是咱们自己开个医馆,门脸也不用太大,但却不能太偏僻,尤其要选在穷苦百姓聚集的地段,吵闹一点也行。”>
“是,我知道表哥心怀百姓,不想专门为了达官贵人开设医馆,而是专司为百姓治病。”>
李小宛眼里全是星星闪耀,一脸崇拜的样子。>
“那倒不是……”>
张坤干笑两声,差点不知怎么说下去了。>
自己其实没那么高尚。>
只是想着,穷苦百姓衣食无着,无钱医病,他们最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最是感念别人的恩情。>
治多了百姓,龙气值的来源,就有了保证。>
张坤看得很明白,治好一个富贵人家,这救命之恩,其实不值一提。>
人家说不定还会觉得,让你治病,让你挣钱扬名,这是给了面子,看得起你。恩情,不存在的……>
你作为一个大夫,治病,这不就是天经地义的吗?>
而平民百姓就不同。>
你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治好一個病人,或许就能把一个家庭,从地狱里拉到人间。>
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冲击之下,总有那么些人,会暗暗贡献龙气值。>
在张坤看来,其实是感恩。>
古人说得好。>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句话里面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说,屠狗辈就比读书人品德高尚。>
实际上,人生下来,并没有太多的善恶之分,也很容易就受到环境影响。>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
之所以,屠狗辈往往比读书人,更能守恩义,更能坚持原则。>
其实,源自于他们的无知。>
越是懂得太多,越是脑子聪明,就越会权衡利弊,趋吉避凶。>
这是人的生物本能决定的。>
趋吉避凶,换一句话来形容,其实就是“自私”。>
自私在张坤看来,也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不良品格,人都是自私的,爱自己胜过爱别人。>
真正无私的道德完人并没有几个。>
‘龙气值的来源是个大问题啊。’>
若非龙气点来得艰难,张坤也不至于把主意打到开医馆的头上来。>
实在是,这种做法,来“钱”有点慢。>
也有些看“老天”吃饭的意思。>
上次“义诊”的过程,让他尝到了人心隔肚皮的滋味。>
就算是“屠狗辈”,就算是那些贫无立锥之地,明天就快饿死的百姓……你救了他,他也不一定能对你感恩戴德。>
是不是感恩,会不会贡献龙气点?>
这其实就像撞大运一般。>
口头上的感激涕零,张坤根本就不需要。>
他估摸着,龙气点的获得机制,其实有点像是烧香拜佛那种虔诚的信仰。>
这里面,分为“伪信者”、“浅信者”、“真信徒”和“狂信徒”。>
无论是感恩,还是信任、依赖、佩服或者是好感,都有着一个看不见的百分数值。>
自己看不到,但是,龙气点会显现出来。>
就如李小宛,好感度不说拉满,应该也点到了百分之九十。>
所以,一旦心绪有了较大波动,她就会贡献龙气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时节
甜,就是短
末世黑色剑师
大宋一品权臣
至尊凡流
扎纸匠
吸血鬼在仙界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校草阁主请矜持
重生之蒲苇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