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137魏广德的心思(1/5)

官牙制度是中国古代商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牙商便出现在牲畜交易市场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牙商的职能不再局限于牲畜行业,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牙商的身影出现在各种商品交换中。

明清时期,官牙制度正式成为全国通行的制度,牙商被官府正式引入商业控制中,成为集商、官、吏于一体的商业群体,承担着监督商人、协助征收商税、维护市场治安和商业秩序等官方职能。

官牙制度的实施,体现了中国古代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创新尝试。

政府通过行政发包的方式,将部分行政权力赋予具有一定官方性质的牙行,利用牙行的居间特性,掌握市场交易情况,提高征税效率。

牙行向政府领请“牙帖”开业,获得合法化的官方背景,同时向政府交纳牙税,替政府办事。

这种制度将牙行完全引入政府行政体系当中,实现了政府对市场的间接管理,减少了政府监督和决策成本,同时通过牙行协管市场,延伸了监管触角。

此外,官牙制度还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符合主体资格的牙行需“官给印信文簿”方可营业,并需建立经营台账,记录客商信息。

政府通过公权力保障“官给牙帖”制度的实施,禁止私充牙行,并对包庇隐瞒的官牙埠头采取连带责任,以确保市场的公平交易和税收的准确征收。

知道“官牙制度”以后,魏广德就有过深入了解。

其实,这已经说大明商税的一种尝试了。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税收并没有全部实现,大部分落入官吏和牙人手里。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明朝官府并没有产生通过牙行收取商税。

官府从牙行收取的银钱,发放牙贴的行为,本质上更加接近后世的印花税。

也就是根据民间交易,牙行按照交易金额收取一定的税钱,起到中介证明的作用。

印花税是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

但是对交易额来说,明朝并没有正如如同后世那样的营业税、税金附加和消费税。

魏广德盘算的大明商税,因为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如今成为朝堂百官们口中的祖制,动起来颇为麻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