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六章 死局(2/4)
>
不提这一节还好,一提这一节,陈阳肺险些就气炸了。>
作为中医药的指导部门,你不好好的研究也就罢了,居然还把手伸向了下面?>
好嘛!>
正经事没有,歪门邪道一大堆。>
都是些什么东西?>
陈阳有些离奇的愤怒了。>
“呵呵,这些都是必然的。”>
文长军见怪不怪。>
中医科学院理论上是中医药行业的指导单位,但实际上当家的是一些技术官僚。>
他们对行业研究没有太大的兴趣。>
反倒是对升官发财十分热衷。>
指望他们?>
呵呵!>
不给你添乱就好了。>
“有句话老爷子说的不错,中医药想要振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文长军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长军叔,有件事我一直很疑惑。文家不是没有明白人,也不是没有眼界高的智者,可为何当年要弃医保药呢?”>
陈阳伸手敲击着护手。>
文家百年中医药世家,医药并举,二十年前就已经盛极一时了。>
但二十年后,除了药品,中医早就人才凋零了,除了文老太太,根本就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大夫。>
“这……有些复杂!”>
文长军迟疑了一下,接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也不能说文家的人不思进取,只是受到的限制太多太多,他们也没有办法。>
限制太多?>
陈阳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看着文长军。>
“有些事情呢,文家也是有难言之隐。我虽然退休了,但也不方便说。不过有一点你记住,中医行业难就难在医这个字上。”>
难在医上?>
陈阳大惑不解。>
这又是为何?>
“古话说的好,三年学个大大夫,十年学个小大夫。”>
文长军缓缓的说道。>
什么意思?>
陈阳皱了皱眉。>
三年大大夫,十年怎么反倒成为了小大夫了?>
怎么越学越回去了?>
“这是中医行业的一句俗语,意思就是说,学医三年,以为天下没有自己瞧不了的病。但学医十年后,方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中医尤其是好中医,三年学徒,三年旁听,又三年才有资格坐诊。这个周期从学徒算起至少十年才能出师。”>
文长军解释道。>
十年学个好中医!>
陈阳反复咀嚼了这番话,心中似乎有些明了了。>
“好大夫都是熬出来的,三年五年那种,充其量就是个学徒,瞧不了病的。但西医就不同了,四五年就能出师坐诊。中医讲究千人千性,要辩证,要区别。但西医讲究程序,按照程序治疗,可以短时间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从效益的角度是看,西医体系成本更低,回报率也高。所以仁和堂只能放弃培养中医,专注于生产药品。”>
文长军在仁和堂任职多年,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有研究。>
能够阻碍中医行业发展的恰好就是中医。>
因为培养一个中医实在是太耗时耗力。>
当年仁和堂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弃医推药,成为龙头中药企业的。>
这样啊!>
陈阳似乎有些明白了。>
相较于中医,西医更好培养一些,西医体系也容易推广,搭个台子,找几个医生,买点器材药品,就能建一个医院。>
反正是按照程序治疗,治死了那是药医不死病,治不死那是他们医术高超。>
相反要是培养一个合格中医的话就有些难了。>
至少十年没有回报。>
现在都讲究效益,搞中医的确没有搞西医赚钱。>
这也是中医没落的根本。>
“说了中医的问题,再说说中药的问题。以前中药材比较便宜,药效也好,劳苦大众对中医药的接受能力很高。但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西药的生产则越来越廉价,也越来越方便。相反中药材因为属于生物药材,成长周期较长,价格也日益高涨。所以中药也渐渐被市场所淘汰。”>
文长军也是痛心疾首。>
大凡搞中医的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果然如此!>
陈阳缓缓的点了点头。>
治疗感冒,西医一粒药几毛钱几分钱就差不多了。>
用中药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界网游系统
官道
黑暗侵袭
网游之全服公敌
天行记
闪婚老公
都市之仙尊归来
七零团宠:极品家人的炮灰娇娇女
全民深渊:我技能无限强化
枕上宠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