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9章 唐朝皇帝(1/2)

于是我便将那黄研究员如何对这里进行开发,

我俩为何来到了这里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对着这些棺材说了个遍。

说完后,

整个房间都却没有了那人说话的声音,

良久后,

我听到了一声叹气,

随后整个世界都开始摇晃了起来。

山崩地裂的感觉让我和胜利瞬间吃了一惊,

不知如何是好,

可是只是晃了一阵子后,

那几个墓遍都发出了光芒,

随后那光越来越强烈,

直指那最中间的水晶棺,

照得人直直睁不开眼。

等光暗淡下来,我在看向那地方的时候,

那水晶棺材旁边,

竟然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

准确的说,

是浑身白色的老头,

白色的长衫,银色的头发和胡须,

都是长长的,

随着洞中的微风飘摇,

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我想,

这应该就是我们千辛万苦寻找的墓主人了吧,

向前一步,

正要准备想说些什么,

那老人却开口了,

只见他微微一笑,

抚摸着胡须,

对我说道:

“呵呵,二位后生,你们的胆子,可真是大啊……”

我心里想你这老头竟说些没有用的,

你以为我们想来啊,

要不是老子稀里糊涂的搞到这八十年代,

被黄忠诚那家伙控制的回不去,

谁惹这麻烦事?

但是心里虽然这样想,

嘴上可不能这么说,

毕竟眼前的这个主,

手刃我俩哪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想到这里,

我哈哈点头的笑着说:

“这位爷,我俩也是受人所迫,真的不怪我俩,刚才也跟你解释清楚了,要不是那——”

可谁知我话还没说完,

那老者摆摆手,

又扫视了我俩一眼,

用一种沉稳的语气说道:

“年轻人,我不怪你,我也知道,这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既然社会发展到这一步,

我作为先辈,理应为了后世苍生的开疆扩土让路,更何况,现在的你们,也都是我的子民骨血……”

我一听他这么说,也是一愣,

卧槽,什么意思,

都是你的子民?

难道……

我俩正一愣神的功夫,

那老者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理,

哈哈一笑,

继续说道:

“后生,告诉你俩,我姓李,名隆基。”

我听完一愣,看了看胜利,

他也是一脸惊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李……李……李隆基?!!

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李隆基??!!

我上学的时候,

还是比较喜欢历史这一类东西的,

初中的时候就对李世民、李隆基一类开明圣君有这浓厚的兴趣,

甚至还有一阵把他们都当做偶像,

天真的想着长大也要成为他们一样对社会鞠躬尽瘁的人。

所以对李隆基的背景,

我简直是如数家珍。

这里就跟各位观众老爷们显摆一下吧,哈哈。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

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

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

结果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武极神王 绝色丹药师:鬼王妖妃(经典) 宠妻上天,萌妃要翻墙 一只猫的浪漫人生 宅男魔王的养成计划 东方小农民 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 官运之左右逢源 黑色交易:对抗花心上司 我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