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国运渐衰(1/2)

印第安人要逆天第六十三章国运渐衰

联邦政府内,随着总统波尔克遭到弹劾,政务一时之间也遭遇了停摆。

战争部长威廉马西手里拿着纷至杳来的战报,颇有些左右为难。

眼下最紧要的当然是墨西哥的战事,但是在墨西哥方面看来是巨石压顶般的攻势,其实对于美利坚联邦来说,却并不是那么顺利。

前方主将扎卡里泰勒现在日益骄狂,和德克萨斯州长山姆休斯顿结成了同盟,大有将这一场墨西哥战争长长久久地打下去的趋势。

威廉马西一看就知道这两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无非是1000美元一只的咖啡壶用起来太舒服,谁也舍不得撒手罢了!

若是早几个月,威廉马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只要能拿下墨西哥,战争胜利带来的红利足以弥补一切损失。

可是联邦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哪里还能容得这战事这么给拖下去?

威廉马西已经做好了准备,要任命命陆军司令温菲尔德斯科特前往墨西哥督战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斯蒂芬卡尼要求增兵的请求!

陆军上校斯蒂芬卡尼率领着一支两万人的远征军,原本的任务是拿下俄勒冈和加利福利亚,顶替弗里蒙特成为辉格党在西北地区的支点。可是远征军还没有赶到俄勒冈,弗里蒙特就死了,而且还闹出了这么大一摊子事出来,连总统都受到了牵连。

“西北这个地方,是不是被诅咒了啊?”威廉马西腹诽不已。

不过抱怨归抱怨,撒出去的军队却不能不管。

关于斯蒂芬卡尼的增兵计划,还是被摆上了战争部的讨论列表里。

参谋部进行了充分认真的讨论:

对于是否增援美墨战场,参谋部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当增援,一派认为不应当增援……

在认为应当增援的一派人员内部,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反正都要增援,何不干脆增援扎卡里泰勒的主战场?另一派认为,还是应该重视斯蒂芬卡尼的意见,增援远征军……

在认为应该增援远征军的一派人员内部,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重新征召部队,组织第二批次的远征军归于斯蒂芬卡尼统一指挥;另一派认为,不如让海军准将斯托克顿代劳,联邦正是多事之秋,能花小钱办大事何乐而不为呢……

在认为可以让海军帮忙增援的人里,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海军应该兵贵神速,直接绕过墨西哥湾进入太平洋,赶在那里的印第安人立足未稳的时候抢占索诺玛;另外一派认为,反正都要经过墨西哥湾,不如就在墨西哥湾登陆算了……

这种种争论吵得战争部长威廉马西的头大,十多份方案摆在他的面前,用了三天三夜也下不了决心。

任何一份方案,牵扯到的不单单是墨西哥战场的成败,还有蛋糕的分配问题,不是那么好下决定的。

军人可以只考虑成败,但是战争部长不行——如果他不会分蛋糕,别人就会分了他!

他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走入到这一步,明明去年以前还好好的,联邦内部运转顺利,大家虽然也是在互相争夺,但还不至于到现在这样锱铢必较的地步。

好像是自1846年开年以后,什么事都不顺了起来。

……

大凡国朝初立,革故鼎新之时,都是气象万千,国运浩荡。

并非没有弊病和怠政,其实各种推诿与牵扯的关系一直都在,只是一个新朝鼎立所带来的利益足以抹平这些分歧,从而形成一种上下同心的假象。

美利坚自1776年立国以来,从来信奉的都是‘以战养战’的方略,但凡国内出现丁点问题,立刻转向对外战争,以更大的利益来消弭内部矛盾。

屡屡得逞,从未失手。

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具有美利坚特色的治国经验,立国200多年以来,战争不断,收益不断。虽然在外人的眼中,美利坚已经成了一个浑身都是烂疮的奇葩,但这个奇葩就是能屹立不倒。

它总是自吹自擂说是因为它身强力壮体质好,但真实的原因是,它总能找到足够的食物来填满他的胃口,为他提供营养。

这才有200年后那位大统领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是美利坚自立国以来从未对外发起战争的第一位总统!我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

事实上的确如此,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儿和平奖!

……

国运如风,看似飘飘渺渺难以琢磨,然风起于青萍之末,终究还是有迹可循的。

战争部长威廉马西感觉到的阻滞,其实是来自于美元的迅速贬值,导致各方对于利益的输送都不太满意了!

拿下墨西哥固然意味着巨大的战争红利,但是在美元急速贬值的情况下,大家的红利还没有拿到手就先缩水了一半。

没办法,大家都需要想办法找补了。

论证了半个月后,对于美墨战场的增援方案终于决定下来了。

将由陆军司令温菲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总裁误上当:特工老婆太撩人 风七南宫轻衣 开局觉醒闪避天赋 无悔守望 超级中国队长 导演万岁 双头食人魔法师 云启惊澜 当个奴隶也挺好 乱世佳人[魂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