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夜话(1/2)

最后,耶律阿保一跺脚,心一横。

拼了!

再调二十万汉儿军上来。

就从幽燕之地抽调!

步卒行进太慢,时间就拖了下去。

双方对峙,一晃过去了半个月。

折远智监工的岢岚山道终于铺平了路基。

黄土垫道,马车可以跑了。

一半儿开始铺设水泥,另一半单向通行。

凤凰军城,承天军寨的水泥源源不断的运了上来。

随车而来的,还有大批粮草和五万俘虏劳工。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下雪之前,修复内长城防线。

当然,欠缺的具甲也总算配齐了。

不过,杨辰依然不急着出战。

他下了招工令。

凡是武州境内的壮男壮妇,愿意去修长城的。

包三顿干饭,一天一顿鱼肉。

月饷一两银,见天开!

秋粮收割完毕,正是农闲时节。

武州只有三个府,十四个县。

多山地,百姓一年忙到头,可没多少收入。

这么大的地方,也有五六十万人口。

几天之内,涌向三百多里内长城一线的劳工。

竟然高达二十多万,能动弹的,几乎都来了。

人多力量大。

水泥砂浆筑墙,速度要比传统方式快了十几倍。

城墙底子还在,就是修修补补,加高加固而已。

各关口的城门楼,碉堡肯定要推倒重来。

还得修建水泥营房,活儿可不少。

山下的辽军,被汉人修筑城墙的速度震惊了。

长生天,这是一天一个样。

十天大变样啊!

幽燕之地的汉儿军,还在整装待发呢。

你们就把城墙加高到两丈了?

还修复了那么多烽火台屯兵隧堡?

他娘的,还怎么攻打?

杨辰是个有追求的人。

原来的烽火台,顶多驻扎一个小队十二人。

简单、狭窄。

他一个命令,加高一层,扩修一半。

装上厚重的木门和通风管道,摆上双层床,烧起蜂窝煤。

一个排的人,都住的舒舒服服。

还有专门的马棚,做饭的地方,跟个旅馆差不多。

从神池到偏关。

五里一个烽火台,二十里一个屯兵城堡。

一千多人的标准营安置的妥妥当当。

沿途十五个烽火台,布置的还只是巡逻兵力。

三百里的内长城,设置了六个关城。

包括宁武、神池、偏关在内。

每个关城屯兵一个团,六千人。

都是超大编制,赶得上后世的一个旅了。

因此,以后的长城防线,常备兵力近七万。

两个边防军剩下的三万余人,分驻武州各府县。

算是全部安置下来。

仅仅过去二十二天。

长城防线,宣布完工。

同时,每个关城通向武州,五寨等城,以及岢岚山口的两车道水泥路,仍在紧急施工。

天空飘起了雪花。

就算点着柴火,用煤炉子烤。

杨辰也要让整个武州,以长城为盾,以各条水泥干道为大动脉。

在年前完成大建设。

辽军打不打,他不关心。

暂时,他也没有出击的打算。

对峙好啊!

明军已经搬进各处烽火台,关城,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水泥房里。

有煤炉子,炭火盆烤着,还不缺吃喝。

几十万辽军却待在野地里,住帐篷。

等到大雪盈野,道路不畅的时候,看耶律家两兄弟咋办?

为了支援北线战场,秦丽婉几乎调集了所有人力物力。

太原到岚州城、岢岚城的道路。

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全线贯通。

她也押着大批慰问品赶到了宁武关。

“我出发的时候,新一批具甲到位。”

“邱若素的第五军,留下一个团协防太原城。”

“冯远山的第三军齐装满员,士气高昂。”

“他准备攻打雁门关了。”

雁门的达鲁黑石拥兵八万人。

但冯远山部也有五万,双方的装备差距很大。

是该动一动了。

杨辰点点头。

“年前,必须把雁门关收回来。”

“彻底关紧河东的北大门。”

“邱若素很能干,有邱家军配合。”

“河东南部已经全部光复。”

“邱逍遥是个啥意见?”

秦丽婉笑盈盈地道。

“邱若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深海有鲛人 重回八零小辣妻 殿下安分点 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 大荒剑帝 大剑师 某美漫的英雄联盟 种田刷钱 不是专科看不起,急诊更有性价比 巧媳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