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龙颜大悦(1/6)
吃过了瓜,张安世随即站了起来。>
这一所学堂的营建,花费了张安世大量的金银。>
虽说土地是自己的,可为了营造这所超级学堂,大量的人力物力,几乎是不惜成本地砸了进去。>
最初的预算是四万两纹银,此后又追加了五万两,可很快,张安世又发现不够了。>
至于最后要花掉多少成本,便只有天知道了。>
这学堂,几乎是张安世一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亲自过问,张安世为此可谓操碎了心。>
他要开创一个与众不同的学堂,为大明,不,为将来自己的姐夫还有自己的外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人才是宝贵的,明朝中后期之所以会出现八股的大聪明们占据整个朝堂,皇帝们要嘛被湖弄,要嘛不得不被湖弄。>
理由很简单,因为皇帝没有选择,要治理天下,总需要有文化的人来。>
而鉴于绝大多数并不识字,这天下这么多的官吏,你不选这些读书人,又能选什么人?>
儒家在春秋时期开始不断发扬光大,直到垄断历朝历代的主要官职,其实并不是偶然。>
因为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于焚书坑儒,或者是皇帝信奉老庄的时期。>
而儒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他的学说虽然各有长处,甚至不少道理,比儒家更优,可儒学却不和它们比这些,而是转过身,搞教育。>
是的,儒学的生命力来源于教育!>
春秋时期开始,在孔子的教育感召之下,大量的儒学门人若是不出仕,几乎就在天下各地讲学,而且不乏有大量的儒学门人,对蒙学进行进行改造。>
因此……在一个孩子刚启蒙的时候,他若要受教育,首先要接触到的就是《诗》和《书》。>
这是儒学的启蒙教材,也是春秋时期开始,所有要识文断字的人最初的启蒙材料。>
这就叫做教育从娃娃抓起,当你一个人,你从小接触的就是儒家人给你编纂的教材,那么它的理念,也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了。>
至于更高级别的学问,其实不重要,因为儒家从春秋时期开始,主要特征就是兄弟多。>
大家都是文化人,不讲武德很合理吧,一百个人打你一个,你怕不怕?>
张安世对于未来其实也没头绪,但是他看得比别人远一些,只是两世为人的经验有没有用,他其实也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事就是,那些读书人不喜欢他这种外戚,现在有阿姐和姐夫在,也有永乐皇帝在,或许他可以逍遥快活。>
可是等再过百年之后,怕是这些人要对他这等外戚清算了。>
就算他死了,可他还有子孙后代呀!>
既然他们可能要清算的,那他就只好先挖他们的墙角再说了。>
只是……现在好像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接下来该教授什么?>
又招收什么学生?>
张安世的心里开始认真思量起来。>
他不喜欢被人围殴的感觉。>
毕竟,现在外面全是儒生。>
还是人多欺负人少适合张安世。>
…………>
汉王府里。>
汉王朱高煦这几日每日都在饮酒,他实在太憋屈了。>
父皇不待见他,而且似乎已经有人看出了苗头,已经开始上书,要求他这个藩王去藩地就藩了。>
他这个汉王,藩地在云南,一旦去了云南,从此之后就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京城了。>
那……说什么都要赖在京城啊!>
他那皇兄的身体不好……或许……可能过几年就死了。>
可恨的是还有一个朱瞻基,这个娃娃的出现,将来岂不是第二个朱允炆?>
当然,现在令他最操心的,却是那个叫张安世的家伙。>
他一看到张安世成日在出风头就生气。>
一定要找个机会,在父皇面前,好好地露个脸。>
他是郭得甘了不起吗?>
本王如此睿智,一样也可以……>
虽是这样想,可也实在没有办法,眼下只能饮酒苦中作乐了。>
“汉王,汉王……”>
就在此时,有人兴冲冲地登堂入室。>
能不需通报,直接来寻朱高煦的人,这京城里除了皇帝之外,便是淇国公丘福,还有驸马王宁了。>
朱高煦听到是驸马王宁的声音,便起身,手上却还拿着酒杯呢,声音有气无力地道:“咋,又要来陪本王喝酒吗?”>
“事办成了。”王宁快步走到朱高煦的跟前,眼里掩饰不住的喜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执棋江湖
黑道之喋血江湖
甜妻嫁到:总裁太腹黑
生生不灭
[综]啃BOSS
武敌天下
早通关了,你才拉我进怪谈
惊悚戏剧学院
超巨星制造者
慕先生,宠妻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