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蟹壳青与白玉宫(1/2)
叫鸡子动作轻盈,一蹦好几米高。>
但是它并不会一直蹦个不停,总是会蹦两下停一会,这给了池桥松追捕的机会——至少在他看来是个机会。>
手电光并不强,昏黄昏黄。>
已经足够池桥松将周围看得清晰,紧跟住叫鸡子,不让叫鸡子跳出自己的视线之外。>
顺着山涧河道,一人一狗紧追不舍,片刻后追出四五里地,追到了山涧下游。下游河道都是石头,只有浅浅一层溪水流淌。>
“还真挺能跑!”池桥松心头激恼。>
今晚算是被一只蛐蛐给戏耍一番,吃了几个小时的冷风。>
斧头跟在身后,已经吐着舌头气喘吁吁,它的体力没法跟池桥松相比,而且它看似是条大狗,实际上只是一条小狗。>
不过想要成为守山犬,这样的狩猎场景,是它的必经之路。>
仿佛在嘲笑身后追击的一人一狗,前方蹦跳的蛐蛐落地后不再起跳,而是发出一声打鼓般的鸣叫:“曲曲!”>
下一秒钟。>
另外一声同样堪比打鼓的叫声响起:“咕呱!”>
“嗯?”>
池桥松奔跑到跟前,手电光往前一照,顿时见到让他又惊又喜的一幕。>
只见叫鸡子安安静静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青灰色的外核配合上黑色翅膀,描绘出它粗壮有力的身躯。>
这样的品相,让池桥松不由得记起,是在哪一本书上见过。>
把类似品相的灵虫蛐蛐,称作为蟹壳青。铁壳如披甲,蹦跳如横行,故名蟹壳青。是叫鸡子当中,力量最大的一类。>
但是让他惊喜的不是这只蟹壳青。>
而是蟹壳青对面,距离一米的地方,一块圆滚滚的石头上,以虎踞龙盘姿势趴着一只雪白的癞蛤蟆。>
体型仿佛小号磨盘。>
不比洗脸盆小。>
腮帮子一鼓一鼓,双眼在手电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微微红光。>
“这是……”池桥松激恼的情绪瞬间被喜悦所代替,这么大、这么白的癞蛤蟆,毫无疑问就是癞蛤蟆中的灵兽。>
和灵虫品种繁杂一样,蟾蜍中的灵兽也有多种品类。>
眼前这一只,应该叫做白玉宫。>
民间流传千古的故事中,月亮上住着一只蟾蜍,浑身雪白、通体如玉。与广寒宫的嫦娥、玉兔为伴,所以月亮又叫蟾宫。>
久而久之,白色灵兽蟾蜍,就被叫做白玉宫。>
而且在习惯上,古人今人都认为蟾蜍是吉祥之物,灵兽蟾蜍虽然不是祥瑞之兽,却也是见之大吉的好兆头。>
“哼哧!”>
斧头甩了甩头。>
对于面前的情况,有些看不懂。>
池桥松弯腰按住它的脑袋,防止它贸然冲过去。>
此时白玉宫与蟹壳青正在对峙,白玉宫的脑袋正对着蟹壳青,蟹壳青脑袋也正对着它,彼此之间都没有任何动作。>
从灵性上说,两个都是灵兽、灵虫。>
但从体型上来说,蟹壳青仅比拳头稍大,白玉宫却像个脸盆大的小坦克。>
并且从食谱上面说,毫无疑问蟾蜍是会捕食蛐蛐的,所以白玉宫肯定会捕捉蟹壳青为食。>
“看这个样子,白玉宫哪怕成为灵兽,它的视力也没变化?”池桥松记得生物书上说过,青蛙、蟾蜍之类,只能看到会动的东西。>
不知道白玉宫是否也是。>
但蟹壳青一动不动,白玉宫就便只在那鼓动腮帮,并没有做出捕食的动作。>
静静等待三分钟。>
蟹壳青与白玉宫还没动作,池桥松却已经等不下去,他在衣服口袋里摸出一个麻布袋子,看了看大小。>
感觉能把白玉宫装下。>
再摸出一捆细绳子,瞥一眼蟹壳青,觉得以蟹壳青的本事,大约是挣不脱绳子——大不了多捆几道,或者直接打死。>
然后他悄悄往蟹壳青旁边靠近。>
蟹壳青没有反应,白玉宫似乎看了他一眼,但同样没有后续反应。就这样任凭池桥松一点一点接近,然后探出手来。>
蟹壳青没有一点儿反抗,就被池桥松用手死死捏住。>
似乎比起被池桥松抓住,它更害怕面前这只白玉宫——大约源自于血脉压制,刻在基因源头上的恐惧。>
“得来全不费工夫。”>
把蟹壳青捏在手中,池桥松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先前跑得满头大汗,都抓不住的蟹壳青叫鸡子,此时竟然跟捡石头一样捡起来。>
细绳快速缠绕,将蟹壳青捆得结结实实,这个时候蟹壳青才开始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穿今之瑾瑜
穿越之渣尽反派
玄青传
多杀我几次,我就无敌了
生化炼金师
创世武纪
我的家人
聘礼天下:娶个皇妃很要命
穿越大唐做神仙
异能狂妃:夫君,我又闯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