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游山鼓(1/2)
一头野猪,三百一十五斤,算不上很大。>
池家却欢天喜地,仿佛中了大奖。>
“我去城里给农机店送竹编,顺便喊你二叔、小姑他们过来吃饭。”池父抽着旱烟,将手工编织的竹篮、斗笠等工具扛起。>
池家当初选择在半山腰盖房子,就是冲着池父有这一手竹编手艺,方便从山中砍竹子。>
不过这年头竹编卖不上价格。>
想靠竹编发家,难。>
“路上小心点。”正在处理野猪内脏的池母,叮嘱一句。>
池父点点头,交待池桥松:“你等一会,去山脚,把村长跟你二爷爷、三爷爷,都请过来吃晚饭。”>
本地宗族氛围比较重。>
谁家杀猪、宰牛,都会请村长和村里辈分高的长辈。>
“嗯。”池桥松点头。>
…>
…>
…>
“小松是真有出息了。”村长笑呵呵的嗑着瓜子。>
山脚下的村庄是池家村,村长自然姓池,算起来也是池桥松的爷爷辈。>
“一个人就把野猪打死了,小松是练出来了,还是修田你当初有远见,送小松去讲武堂,这不就练出来了。”>
三爷爷啧啧惊叹。>
心里有点后悔,没送自己家孙子进讲武堂。>
虽然都知道学武是个出路,可就像考大学一样,谁敢保证自己家孩子就能学有所成。而且穷文富武,练武对穷人来说,十分残酷。>
没钱买辅药养身,练出来也是一身伤病。>
大夏民国混战的军阀,实际上都是出身高门大户。>
比如朱大元帅朱光闪,祖上担任过封建旧朝的礼部尚书还是侍郎,到大夏民国成立后,一直都有族人担任地方官员。>
这才有了朱光闪立旗举义,一战而定三市十一县,开创彭阀的壮举。>
“你家孙子年纪不大,你现在也可以送他去讲武堂,朱大元帅一直都在招兵,练出来直接就能参军。”二爷爷挤兑道。>
三爷爷哼了一声:“没那个天赋啊,不如小松。”>
等到晚饭开席,野猪肉端上来,两位老人就顾不得斗心眼了,捡大块的野猪肉往碗里夹。>
“小松,三个月讲武堂练下来,你现在能排第几?”村长问道,对于朱大元帅办的讲武堂,很多人还在观望。>
池桥松平静说道:“我在讲武堂,天赋不算好,放假前我的排名应该是倒数吧。”>
“嚯,你排倒数?”>
“是。”>
这话一点不假,他当时属于被劝退的序列,只是有了金手指,才有了如今的力士境下上等的实力。>
再回讲武堂,妥妥的第一名。>
毕竟三个月时间,再有天赋的学员,也没法依靠《疯牛大力拳》,练出明劲,进阶力士境,遑论下上等的战斗力。>
“看来这讲武堂,还真有本事。”村长嘀咕。>
一餐晚饭吃完,村长和二爷爷、三爷爷,都带着心事离开。>
第二天一早,池父就把切割好的野猪肉,拿去了县城里卖,补贴家用。至于池桥松,依然在田舍练拳、教拳。>
昨天扁豆苗被野猪吃掉不少,今天他重新拿来扁豆种,把空地补种上。>
池桥武和温墨山,又被他抓了壮丁。>
不过昨天杀的野猪,让两个小子对池桥松的崇拜值刷满,让种扁豆就老老实实种扁豆,一点抱怨都没有。>
“大哥,今天我们练新招式吗?”>
“不练,还是打基础。”>
他对《疯牛大力拳》的理解达到顶级,自然明白池桥武、温墨山的年纪太小,练的狠了容易把身体练废。>
得循序渐进。>
“得打到什么时候基础才好啊。”温墨山练着基础招式,架子就慢慢的散乱掉。>
啪嗒,啪嗒,池桥松手捏脚踹,帮他把架子重新端起来:“架子不要散,小屁孩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
温墨山不敢反抗,只能干嚎:“哎哟,哎哟。”>
池桥武就在一旁嘿嘿直笑。>
嬉闹片刻。>
忽地几声熟悉的哼哧声音传来,池桥松眉头一挑走出田舍。循声望去,一头远比他打死的野猪大得多的巨型野猪,一边嗅着地面,一边向田舍方向走来。>
“哇!”>
池桥武咋呼起来:“好大的野猪!”>
“回去,你们两,进田舍。”池桥松反手就从屋檐下,抽出一把砍刀,这是他为了进山打猎特意准备。>
野猪走近,看到池桥松挡在面前,它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废土
顶级神豪
轮回仙神道
我在武侠当神话
最强特种兵王
拼图天尊
带着修仙模拟器穿越:开局获得妖帝手臂
天兵在1917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执天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