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新阶段,舆论压力?詹姆斯:我是高尚的科学家!(1/3)
在得到了碳化硅分子是‘内层电子共价结构’的结论后,实验组就中断了相关的研究的讨论。>
后续的研究、验证工作,就让材料检测中心配合杨志芬、卢震完成。>
他们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杨志芬、卢震也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他们不知道结论是否正确,但关键在于研究交给他们来做,等于是把大成果送到了眼前,他们要做的只是进行后续的研究。>
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全新的材料,全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全新的分子结构,只要能完成研究,发表出去就是最顶尖的大成果,足以凭此获得领域内各类顶尖科研奖项。>
当然,最大的成果属于王浩、丁志强,王浩是强波研究的负责人,丁志强则提出用碳化硅通过场力区域,才制造出了大量的碳硅晶石。>
可即便是次一级的贡献,也是相当了不起了。>
杨志芬、卢震体会到了汪辉的感受。>
国内材料领域的学者们,对汪辉的评价都不怎么好,主要还是出于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汪辉就只是跟着王浩做研究,就能够得到一大堆的新材料,只要稍微做一下检测,就能发表最顶尖的成果。>
这种机遇让人羡慕到吐血,其他的材料领域学者们努力一辈子,也许都赶不上汪辉做几次检测。>
现在轮到他们了。>
“以后我们是不是也会被圈子里的人排斥……”>
在去往材料检测中心的路上,杨志芬有点担心的问向卢震。>
卢震轻轻一笑,说道,“那不叫排斥,那是嫉妒,谁不想要这种机会?而且,你会因为担心被排斥,就放弃这次机会吗?”>
“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杨志芬立刻摇头。>
她已经有46岁了,说是顶尖的物理化学专家,实际上,也只是发表过几次顶刊论证,化学领域有一些突破,放在国际上,远谈不上有什么名气可言。>
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就根本不可能错过。>
“所以啊……”>
卢震的话音很有说服力,“想这么多有什么用?反正我们肯定要继续。”>
“你说的对。”>
杨志芬的心态变好了很多,“还是跟着王院士做研究好啊,我算是知道了,那些人为什么能有这么多成果。”>
“是啊。”>
卢震也非常的感慨,他对于研究已经迫不及待了,“这次和材料检测中心,和汪辉教授的合作一定要做好,争取做到最好……”>
“到时候,我们可以申请留在材料检测中心,开设个专门的物理化学实验室。”>
“如果有王院士的支持,我们也可以成为最顶尖的物理化学专家。”>
他说着感叹道,“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没有机会。”>
“很多人,都是这样!”>
杨志芬深有同感的点头,学术领域最单纯的学科是数学。>
纯数学研究,完全凭借的是能力。>
其他领域,只要牵扯到实验研究,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科技工作者很有能力,但他们申请不到想要的项目,拿不到足够多的经费,也没有好的科研环境。>
这样一来,即便是再有能力也不会有什么成果。>
过去科学界人才大量流失,就与此直接相关,国外大学以及科研机构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更多的经费,更好的薪资待遇,就能吸引很多优秀人才加入。>
现在国内的科研机构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国内的科研机构容易拿到一阶元素材料。>
有些水平一般的科研工作者,接触了最高端的材料,等于是打开了一个领域的大门,稍稍努力就能有很大的成果。>
他们两人获得的机会就更好了,第一时间接触全新的材料,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研究,甚至连竞争都没有。>
杨志芬、卢震只需要认真做研究,就能够获得最顶尖的成果。>
这种机会错过了,必定会悔恨终身。>
……>
强波实验基地。>
研究组抛开了碳硅晶石的分子结构问题,开启了有关强s波的主研究方向,也就是以强波技术激发释放射线。>
这也是 级难度研究任务内容。>
研究基地彻底忙碌起来,一方面,他们要顾及主方向的研究,已经开始进入到论证阶段。>
另一方面,他们的实验还要顾忌到新材料的研究。>
碳硅晶石中的碳化硅分子,是内层电子共价结构的特殊分子,但绝不是‘独一无二’拥有这种特性的分子。>
所以实验还是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废材执纨
小城法医
联盟:我真没有摆烂啊!
她野,她撩,禁欲傅爷要把持不住
人道图腾
隋唐小书生
重生之佞臣嫡子
邬铃传
承包大明
道缘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