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正史上没有的人(1/2)
姜云志可能是大唐建国以来晋升速度最快的官员了。>
凭借渭水之战中的功劳一跃成为五品的太史令,虽然是五品中最低的从五品下,但好歹也算是踏入了五品官员的这个坎儿。>
毕竟,能上朝和不能上朝是两码事。>
现在,仅仅是凭着他的三言两语,李世民就再次给他换了官职,且不说是不是明升暗降,但升肯定是升了。>
将作监少监,从四品下。>
从原本的从五品下到现在的从四品下,在明面上姜云志的官职是上了整整一个大台阶。>
至于明升暗降这一点,可以说是有,但也可以说是没有。>
太史令没有啥实际的权力,一个整天跟在监正和主簿后面抄抄写写的小官能有个啥权利?>
可按照姜云志说的和李世民让他做的来看,姜云志应该去的地方其实是军器监,那里才是掌管武器的地方,而将作监掌管的是寻常事物的地方。>
比如什么精美器皿啦,金珠玉翠啦,宫室建筑啦之类的东西,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在重要性上来说,将作监少监和军器监是没法比的。>
但这也算是李世民用心了。>
军器监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毕竟是和武器直接挂钩的地方,自然是不能也不会允许出现意外和贪墨的地方的,但是将作监就不同了。>
能操作的地方多、空间大,油水比较足。>
而且李世民为了让姜云志安心,也可以说是充分表达了对新式武器的期待和重视,他特意写了一道手令。>
将作监监正阎立本对姜云志这个少监没有直接领导权,遇到与姜云志相关的事情不能够直接处理,而是要先上报到李世民这边来。>
这还不止,按照唐朝的官职,每一个机构的上层领导都是由一个监正和两个少监组成的。>
监正不能直接处理姜云志这个少监,而和他同级同官的那个少监则是连说姜云志的资格都没有。>
两个人直接被隔开了。>
甚至,李世民为了方便姜云志的工作,还特意给他了一副丹书铁券。>
不过别误会,此丹书铁券非彼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这玩意儿最早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不过有详细记载的还是在西汉,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一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和笼络功臣就弄了真正意义上的丹书铁券。>
这玩意儿其实和电视剧里的免死金牌是一个道理,不过也就是听听就好了。>
名义上,丹书铁券和免死金牌一样都能免掉除了谋反之外的罪过,但实际上好像没几个用到的,而且像明朝基本上有丹书铁券的最后都让老朱宰了。>
姜云志拿到的这个是丹书铁券,因为是用朱砂在铜板上写的字,不过作用可不是免死,而是为了工作。>
简单的说,只要他有这个东西就能调动皇城内所有的官员和材料。>
这种工作性质的铁券很早就有,不过大多都是用在驿站间任务的传递,姜云志这也算是头一份儿了。>
手里拿着两份敕旨和铁券,姜云志在内侍的带领下朝着将作监走去。>
自己倒是没啥,就是可怜了织造处了。>
唐承隋制,官员的官服也是有颜色区别的。>
姜云志初为官员,朝廷会发放两夏两冬四套衣服,这都两天过去了,姜云志的官职变更了,制造出还得重新做。>
出了嘉福门,从东走到西才到了将作监,而内侍在带着姜云志见到了阎立本之后就回去复命了。>
“见过阎监正。”看着面前这个大名鼎鼎的人,姜云志的思绪都有些飘飞了。>
自己要不要找阎立本画两幅画,放在现在可能没啥,但是过个千八百年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古董,而且还是阎立本的。>
值老鼻子钱了!>
不过好像也不行,唐朝的古董在后世好像是不在交易范围内吧?最多只能换到五百块钱和一面锦旗?>
“不知太史令到这将作监来是有何事?”>
这两天的姜云志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不仅是渭水之战中最大的功臣,还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改变了战俘以往的结果。>
还不知如此,早朝结束之后虞世南这种当世大儒都亲自到其家中拜访不说,就连太上皇也亲自去了!>
这种事情在这云谲波诡的长安自然是早就传开了,而阎立本虽然是在将作监这种无关紧要的部门任职,但好歹也是个监正,是个从三品的官儿。>
和孔颖达已经是一个级别的了。>
“阎监正请看。”姜云志说着就把其中的一道敕旨拿了出来,递到了阎立本的面前。>
他拿了两道敕旨,一道里写的是他官职变更的事情,另一道则是给这阎立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限位面交易平台
剑神之龙戒
全职法师之时之混沌
海贼之白骨王座
救赎游戏
与君欢
超级鬼商
电影的世界
家有小妹是妖精
二次元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