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竹简污损(1/2)
“张婆婆,东西给您修好了。”>
缮典阁内,洛书将一本极为陈旧的字典交给面前的老奶奶。>
老奶奶带上镜片厚实的老花镜,一页一页翻开字典,激动得手臂不由颤抖。>
“太感谢了,太感谢你了,小洛师傅这水平真的没话说!”>
“别讲得这么夸张,我的本分工作而已。”>
通常情况下,洛书能收到的委托大多如此,修复些普普通通的书籍,其中蕴含着顾客自身的情感价值。>
眼前这位老奶奶拿来的旧词典是她的定情信物。>
几十年前丈夫追求她时,两人只是落后小乡村的老师,一本崭新的字典足够贵重。>
岁月如梭,相扶到老的恋人一方逝去,另一方始觉收纳在铁盒中的字典不仅有虫蛀,还有好些页面因为发霉粘连。>
于是送到缮典阁进行修复,支付费用300b。>
经过须弥书楼法门修行,洛书处理起旧书来得心应手,这些难度较低的普通物品甚至用不上法宝级别的工具。>
饶是修复书籍的技术水平提升,依旧没法靠这东西吃饭,一两个月才有少许客人,收费差不多就这水平。>
“小洛呀。”>
走出门外没多远,张婆婆又折了回来,“你能修复竹简吗?”>
“竹简?!”>
现在除了一些仿古的场景道具或者工艺品,极少有用到竹简的场合,讲到这东西怕是得追溯几千年历史。>
在古人还用不上纸张、帛书普通人用不起的时代,文字承载方式就是竹简,再往前得追溯到甲骨文和壁画了。>
“张婆婆,真要有此类古董,可以考虑送博物馆,那边有专家帮着修复。”>
要说洛书现在的手法,清除清除污损竹简没问题。>
如果是破损的竹简,几乎没法填补,不存在普通书籍那样拿个修复纸补漏洞。>
合适的做法顶多是用机器制造出材料差不多的竹浆纸浆,加入胶质流进破裂区域,凝固出竹简原有的样子。>
可这样会影响年代鉴定和其他考古方面的研究,古籍不接笔也是出于此等考虑。>
“哎哟,小洛师傅,哪有你想的那么夸张呀。”>
张婆婆介绍的竹简并非真是人类早期文书制品,也是近代一个家族的纪念品。>
先前说到过张婆婆是个语文老师,起初在乡村教书,后来调到南淮市,教授的学生大多是本地人,有几位至今联系密切。>
其中就有一位关系很好的学生出身书香门第。>
祖上传下的规矩,每十年全家人便会回到老宅祈福,并将吉祥话语写在竹简上,门帘似的一串串挂起。>
“这么多代人了,早先的竹简在祠堂放得年岁太久,有些烟熏火燎或者霉变的痕迹,希望请人帮着修缮清理。”>
除非名门望族,自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物一般不会送到博物馆之类的专业机构去修缮,多是请修书匠或清洁公司。>
“他们家在南淮市打听一圈,没听说哪儿还有修书的行当。”>
“呃…可以理解。”>
缮典阁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若非自家店面、自家房子不用交房租,否则光靠修书收入,洛书得饿死。>
更不可能去打广告,这种对口很窄的业务再怎么宣传,市民家里也不会凭空多出几本破旧古书需要修缮。>
比较合理的经营手法是主营装裱、摄影,兼有修复古书的门店。>
不过,确实没见过其他家干这个的。>
“我可以试试看,要怎么和对方联系呢?”>
听张婆婆的描述,洛书判断出工作难度比较小。>
竹片比纸厚很多,非古董修复过程中不那么容易弄坏,污损部位可以用溶液洗掉,太过顽固也能用刀刮。>
古人修正书简上的错误字体,会用“雌黄”这样起到涂改效果的东西,也会用刀刮去竹简上的错漏,重新写上正确内容。>
“等我一下,我打个电话。”>
张婆婆拿出手机,上边是调得硕大的字体,翻找起来比较慢。>
等号码拨通,张婆婆喊着对面小柳,把在缮典阁的事情讲了一圈,说她忘了自己这边街坊邻居里有个会修古籍的小洛。>
洛书在旁边听得满头大汗,张婆婆年轻时教的学生被她叫做小柳,又叫我小洛,听上去同一个辈分,其中至少要差二十岁。>
简单说完话头,张婆婆把手机递了过来,“小洛啊,你得叫柳姨,不能像我一样叫人家小柳同学。”>
“是是是,我知道。”洛书无奈的笑着,“我像是情商那么低的人吗?”>
换人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狂很嚣张
总裁大人,乖乖宠我!
抗日之陆战狂花
薄情魏少,请自重
天价宠儿:天价宠儿:霸道总裁宠妻记
神级进化
邪帝苍龙传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完美夺爱:娱乐大亨追妻99次
斗罗:我唐三这一世要娶千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