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江州卷 声名鹊起 第四十九章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2)
此时,听雨湖边的听雨园也是无比热闹,一片欢声笑语
只不过,跟街上氛围不同的是,这里热闹而不喧嚣,尽兴而不失文雅。
作为中秋夜最重要的场所,听雨园正是今晚举行中秋诗会的地方。
听雨园依着听雨湖而建,依湖靠水,湖光水色,亭台水榭,美妙绝伦,不甚优雅。
微风生水榭,倒影控山楼
凭阑望,见风廊水榭,丹漆雕锼
徘徊久,坐微波亭台,清风拂来
园内,红墙青瓦,雕栏玉砌,布局精巧,别具匠心,古香古色,韵味悠然山石水路,长廊亭苑,其间还点缀着盏盏花灯,小巧精美,绚丽夺目,引人入胜
正如顾文焕所说,这是文人墨客最重视的一次诗会,重要程度仅次于参加科举,他们想要显才扬名,展露头角基本上就靠这一次。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如此良辰美景,依水近月的情境下,更能灵光乍现,才思泉涌,妙手生成,作出一首惊世绝伦的好诗词。
书生学子们正在尽情地挥洒文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言语间充满着豪情壮志,仿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长衣飘飘,尽显风采
他们相谈甚欢,或是互相吹捧,亦或是惺惺相惜。
谈笑间时不时就有诗词流传出去,然后互相品评一番,便送到中间的主亭上等待点评。
若是能得到秦老和顾大人的肯定和赞誉,那以后仕途便能青云直上,前程似锦了这才是他们参加今晚诗会最主要的目的。
待到主亭点评过后,诗词就会传至另一边的伶人乐师手里,编成乐曲,由江州知名乐师,聆音阁的头牌陆宛依陆姑娘传唱出去,为诗词助力一把,再添人气,基本上就能名动江州,广为流传了
此时,主亭上正坐着江州最有分量的人物,朝廷官员为主,知名商贾为辅。
在大骆王朝,商人并没有受到轻视和鄙夷,反而被朝廷看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朝廷也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的发展能带动朝廷的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繁荣昌盛,而且也为朝廷贡献了很多的税收收入,让国库不至于亏空,甚至还有所盈余。
而上层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朝廷通过律法、经济、思想等宏观手段进行调控,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所以在大骆王朝,社会阶层的等级划分不是按照一贯的“士农工商”的分法,而是商人地位是仅次于仕途官员的,然后是农民,因为农业是最根本的经济,最后才是工匠,也就是“士商农工”。
朝廷和商人之间会互相合作,各取所需,共同获利。
朝廷为商人提供便利,商人也可以借此靠上朝廷,何乐而不为呢。
官商勾结嘛,不,应该说是官商合作
唐青和袁百通作为江州数一数二的大商贾,此时正坐在主位的左边,而主位的另一边坐的是当时审判农夫中毒案的江州县令,王县令。
主位上坐着江州最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位江州知府顾之远,另一位是白发老者,虽头发花白,但却精神矍铄、满面春风。
他正是江州书院的院长,德高望重的大儒,秦倾雪的爷爷,秦省。
除了他们五人,旁边还站着一位青衣女子,柳眉如烟、翘鼻红唇、清冷高贵。
她正抱着她的配剑凤月剑倚着亭柱,在一旁有些意兴阑珊地看着园中的一切,时不时还望向月亮,有些神往,对于亭中五人在说些什么倒是不怎么在意。
本来秦省和顾之远是想让她坐于主位的,毕竟地位尊贵,不仅是灵异司的官员,还是大骆王朝的长公主,她才是在场最重要的人物。
但是得到她随口的一句“你们随意就好,不必拘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的回答后,他们也就没有再三请求了。
骆月不想因为她的到来干扰了或是破坏了江州中秋诗会原来的感觉和氛围,让大家都显得拘束和不自然
而且她也想一个人静静地赏月。月亮是她最喜欢的事物,皎洁明净,柔美无瑕,充满了美好的浪漫幻想,正如她的闺名,月儿那样
亭中的五人除了秦省、顾之远、王县令知道她的身份,唐青和袁长润倒是不清楚。
他们只知道骆月也是个重要的朝廷官员,而且身份地位应该还在秦院长和顾知府之上,很大可能是从京城来的。
这些从顾之远三人不经意间偶然流露出的敬意可以看得出来,毕竟商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察言观色,关注细节的能力。
所以他们也对骆月不敢怠慢,甚至更加恭敬。
只不过后来看秦省、顾之远和王县令被诗会的氛围所感染渐渐放开了,他们也就不那么拘谨了。
至于灵异司,他们倒是不知道了。
因为灵异司算是比较神秘的存在,在各大州府又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逐光者
闪婚老公宠上瘾
时光已情深
借住闺蜜家,被她的黑道小叔看上
网游归来当奶爸
楚臣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腹黑总裁妖孽宝宝:御姐养成记
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
第999套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