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23军火之王(1/2)

纸张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电子存储出现之前,纸张的产量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文明的发展速度。

唐国的纸产量是世界之最,其规模之巨大,让其他国家都羡慕不已。唐国不仅仅纸张的种类全,而且产能极大,大到甚至国家都开始大力推广用纸张来擦屁股的程度。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褒奖:过去的许多年时间里,平民百姓是舍不得用纸来擦自己的屁股的。

大多数时候都是找个草棍之类的随便用用,更有甚者直接用手。总之这是一段让人回忆起来就很恶心的时光,却也是其他国家还在延续的传统。

唐国的百姓实际上已经很少用乱七盲,现如今也至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唐国现在的学校,一年仅仅课本用纸,就比过去全世界传抄经典的纸张多十倍有余。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纸,怎么用纸都不心疼,才让文明得以加快速度传承扩散。

唐国的一些技术使用的图纸非常巨大,长宽都远超过去纸张的规格,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巨大的纸张不仅仅提高了效率,也实实在在的让大型绘图成为了可能,让工程师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传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彩色印刷本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可配合上彩色照片,让信息知识传播更加的精准形象。

如今唐国的小学课本都是彩绘印刷,文字图片结合,形象生动,大大的提升了学习效率。

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实现的,唐国小学课本的精美程度,已经远超过去最重要的文献的印刷技术水平了。

毫不开玩笑的说,正是这些纸张与印刷技术的进步,才让唐陌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的决策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些传承着知识的书本开始大量普及,世界才能走上进步的快车道。

想象一下,今天你可以随便撕毁一张白纸,团成一团丢入纸篓,只是因为某一个字写错了,某一道题解答得不合心意。可放在过去,一张同等质量的纸只有皇帝用的起。这样的文书传播速度与范围,怎能承载进步呢?

唐国是不养任何闲人的:如果被执政官还有下面办差的官吏发现闲人,和快就会想办法安排工作。

分发传单,洒扫街道……总之,只要是有能力干活的,那就一定要去干活。

那些屡教不改偷奸耍滑的,唐国的官吏也不会客气,那是真的会用皮鞭子抽一顿,然后送到“劝诫所”里去强制进行更高强度的劳动的。

再不听话也简单,再往更严苛的地方送:上面还有劳教所,还有奴隶营,总有一款适合懒惰之人。

换句话说,这是一套相当严格的战时管理体制:把所有的平民都管理起来,按照国家的需求去教导分配,稍有不从就要惩罚。

相比较之下,去西伯利亚务农似乎都更温柔一些。可对于那些从前连吃饱肚子都做不到的流民们来说,唐国提供的生活,已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了。

所谓起点足够低,那么期望也就不会太高:唐陌就是依靠这种平民的低期望值,强迫他们行动起来,一起为唐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这套相当高效,而且残忍的体制压榨下,唐国确实很少见到游手好闲的混混,就业率也接近百分之百。

不过这背后究竟有多少冤死的亡魂,有多少被抓紧劳动营里怨声载道的倒霉鬼,那就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让人惊奇的是,在这套严苛的制度下,唐国的城市竟然没有萧条,反而病态的繁荣热闹。

街道上到处都是工作之余出来消遣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上的服色竟然也变幻得精彩起来。

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乳白色出现。后来就开始有了棕色和暗红,随后夸张的粉色和红色就成了街道上美丽的点缀。

汽车也开始变得五颜六色起来,大红色和白色已经非常常见,蓝色或者是米黄色也渐渐开始增多。

唐国的建筑物最开始是不好看的,因为追求的是建造速度,所以这些建筑物基本上都是一个款式,外面也干净得没有任何的装饰。

害怕技术不成熟,赶工质量低下,大唐集团的建筑队伍也不愿意在楼体外面贴什么装饰,这样既浪费材料,又容易损坏。

所以唐国的建筑物都是傻大黑粗的长方体,上面点缀着满满的窗户,整齐得就好像是军营一般。

这样的建筑物是不可能有美感的,最多也就是透露着些许无奈的秩序感。

不过,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街道开始追求一点点与众不同起来——他们在楼顶上多砌几块砖头,修成类似城墙垛口模样,以此来增加美感。

紧接着就有建筑物开始在外墙上修一些竖条形状的装饰物,然后就又有楼房在每一个窗口外面留一些凸出的花纹出来。

再往后水泥花纹,雕刻的石兽,花样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唐国城市的秩序气息开始被打破,钢筋混凝土的美感开始在角落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些见过唐国紫禁城的外国艺术家们是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大佬甜妻宠上天 狂徒 末世她靠百亿物资拯救全球 欢喜田园,我的小冤家 都市穿越之星际领主 醉红尘,药门弃女 我的邻居是女妖 诡报社 帝皇征召之千古英杰 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