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深化改革(1/2)
帝国国内的矛盾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下被缓解了,但是帝国的国内社会就像一个火药桶,只要有一颗火星就能将其引爆。**前面的那一场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国内的矛盾。帝国需要一场更深化的改革。
帝国的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了萌芽,应该说,不只是帝国,沿海各国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地主阶级依旧把持着政权,毫无节制地剥削着帝国的农民,一步步加深着帝国国内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虽然从本质上讲,我和燕儿算是最大的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甚至可以说我们就是地主阶级统治者的最高代表,地主阶级的中流砥柱。但是,作为帝国的统治者,不管是那一个阶级,代表着那一个阶级的权益,都是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为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只要可以保持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出卖阶级利益是被允许的,甚至可以改换为另一阶级,当然只会是强势阶级,而不是弱势阶级。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新秩序,将政府长期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给改变,推行并重政策。太激进的推行重商政策的话,会遭到现在处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反对,引发动乱。所以必须要保守一点,温和一点。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地主阶级在反应过来之后,已经毫无反击的实力。
其实说实话,老毛的共党太激进了,一开始就叫嚣着要分田分地,打击地主士绅阶层,所以共党一开始的失败不是偶然。因为他遭到当时最强势的阶层——士绅阶层的反对。直到解放时期,老毛才认识到共党政策的错误,开始拉拢士绅、富农阶层,这才将老蒋打败。战后,他采取和平过渡、三大改造,一步步把士绅阶层的权力给剥掉。
在统治层面和政治艺术来说,我觉得老毛和老蒋都不过关。真正过关的是第三党领袖邓演达。老邓呢,说实话,从政治层面和军事层面上说,绝对是中国最好的领袖。第三党的名字过去叫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现在叫农工党。老邓的能力可以说比汪精卫和蒋介石强,就是老毛和周总理和他比起来也逊了几分。老邓在当时提出的理念是由国家从地主士绅手里把土地买过来,下发给农民。另外维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法权益。虽然本质上来说,老邓的脑子里是想走社会主义,但不是苏联模式和改革初期的共党模式。他要走的是一条全新的道路,既维护下层人民的利益,又维持了资产阶级的生产积极性。能力上来说,他对黄埔生的号召力可以与蒋介石比肩,这也是蒋介石第一次不讲兄弟义气将这个生死兄弟杀害的原因,因为他太威胁了。已经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根基——黄埔军校毕业的黄埔系军官对领袖的忠诚。
老邓的组织能力与号召力不可谓不强悍,在一个月内跑了十四个省,建立起第三党在十四个省内的组织。如果不是手下被抓,告密给蒋介石的话,老邓假以时日,取代蒋介石是很有可能的。而且老毛在得了天下之后,和别人谈起老邓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他是个好人,我喜欢他。”就这一句话,可以看出什么份量。老毛亲口说喜欢的人能有几个,而且还是个男人。我们甚至可以这么想,老毛可能对**都没说过喜欢。所以这个人的人品可见一般。老毛甚至说过,当年要是老邓主了国民党的权的话,他一定会和老邓合作,组成联合政府。
对于老蒋杀害老邓这一件事,国母宋庆龄当场在老蒋面前掀了桌子。老邓这混得,此生足矣啊!唯恨未与宋庆龄先相遇,唯恨未兴中国啊!
深化改革,不是嘴上说的,第一条改革政策是废买官,兴科举,废八股,改策试。其实吧,我觉得科举考试很不错,只是到了明清只考八股有点废物了。总的来说,形式是不错的,关键是考什么。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中高考、公务员考试还是存在的,其实这应该算是科举考试的变种吧。废除卖官制度是一定要的,不仅要,现在官场市面上一切买出来的官,退钱革职。贪污多少受贿多少就吐多少出来,不吐就死,财产全部没收。总的来说呢?这样赚了非常多的钱,改革的经费就这样充裕了。买出来的官不说的别的,他买了官,图啥,不是贪钱还能干别的事。我估计帝国官场烂成现在这样,很大程度上是这两成买官的人带出来的。这就要怪魏国立国后的政策了,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皇帝为填补家用,开始公开卖官。不过这个是有数量压制的,官员总量的两成是最多的了。这件事呢是廉政公署的人去做的,一个个查,一个个搞。国安司也参与了,国安司现在的人手开始增加了,叶大小姐看来是想长期在魏国混下去。收缴的贪污数量经过师姐不懈努力,统计出来了,就现银来说两亿三千万两白银,五百八十万两黄金。我第一次对贪污这个事业感到无比的向往。不过我更向往的是收缴贪污,偶是帝国二号统治者,这些缴来的钱算偶的一半。
第二条改革政策是,商人、工人的地位与农民一样。以前的政令很让人吐血,社会等级的划分是士农工商。读书人第一,种地的第二,打工的手艺人第三,商人老末。当然政府公开是这么说的。我现在是在给这些商人合法的地位。以便资本主义可以更好的发展。毕竟资本主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域仙王
简·爱
破天魂路
夜无疆
蚀骨缠绵:痴情阔少强宠妻
朱雀记
荒岛求生之王
梦回千年定前缘
超级军火库系统
凤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