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9章 回家乡(1/2)

姚小聂看着汉卡的业务都上正轨了,他停下来歇歇气。

这汉卡业务大的模块已经搭建好,难点都已经解决,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变故,这业务就可以这么运转下去。

团队的表现也很不错,从杨老师到周年丰,到侯子强、巩向阳,都干得不错。

公司的工作可以放手交给他们,必要的时候他出来把握方向,解决一些要害问题就行。

这半年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忙碌,这年轻的身体虽然耐cao,但经过这么高强度的折腾,也有些吃不消了。

姚小聂歇下来,觉得有些身心疲惫。

创业成果一段落,是时候休息一下。

这些日子姚小聂每日平均睡眠4小时,偶尔有些头疼脑热,他为了公司能够搞好,他都是硬撑过去的。

可再这么折腾下去可能要生大病了。

身体要紧。

而且这样的忙碌不能是常态。

重生一遭虽然要干点大事,但是享受人生也是必须的嘛。

干大事把生活给干没了,就不值当了。

劳逸结合也好,体验生活也好,如今事业上轨道了,得调整一下生活状态了。

所以,姚小聂决定改变节奏。

他把工作都交给手下,自己抽身出来,暂时不去一线,只管一些大的方向问题,而且明话和手下们说了:小事自己搞定,别来烦我。

姚小聂闲下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该回趟家乡看看老爸老妈了。

他当然是想念父母的,回来之后没急着回去看他们,主要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这年代回趟家太麻烦了,劳心劳力,成本大得很。

他又急着搞事业,就一直没回去。

而且他的父母现在五十来岁,身强力壮,来日方长,所以他没急着回家。

姚小聂把公司的业务安顿一下,然后自己找时间到省客运站买张汽车票。

第二天早上天没亮,他就起床搭车到省客运站,低调地踏上回乡路途。

姚小聂的家乡在粤东的义安,就是那个出华夏首富的地方。

这年代高速公路是没有的,大客车一路国道、省道、乡道切换,一路颠啊颠。

大客车从清早6点半启程,颠到晚上7点,总算颠到目的地义安市客运站。

客车上空调什么的当然都是没有的。

姚小聂在蒸笼里闷了一整天,给颠得七荤八素,终于回到家乡。

回家乡得累个够呛,所以姚小聂才一直没下决心回来。

他走出客运站,看到久违的家乡。

这年代的家乡……

还是非常生气勃勃的啊。

这年代的义安经常和温州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两个地方有着相似的“经济支柱”:走私猖獗,大量海外华侨,小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话说这年代的义安和隔壁的汕头发展势头并不逊色珠三角,因为这里的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经商传统,改革开放的东风简直太适合这里的人民发挥“东方犹太人”这种种族天赋,何况这里还有大批华侨作为外援。

当然日后粤东义安汕头地区与珠三角的发展趋势天差地别,那是许多原因造成的。

大火烧钦差了解一下?

姚小聂在小城里头走着,他走到古城区,还得二三十年后这里才会被整修成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这年代,这里全是各种百年危房,不少做生意挣了钱的人都赶着搬离这里。

姚小聂拐进一条小巷,来到一座幽深的小院落前,铜门锁锁着,姚小聂敲敲门环,喊了两声,爸,妈。

没人答应。

姚小聂就在小路拐角的小石墩坐下来。

他从小在这小街巷里头长大,这里有太多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

两世为人,又回到这里,他看着夕照,想起往事,想起童年的玩伴,不禁感慨万千。

他居住的这片地方是义安城老城区的老房子,一水的四合院样式老宅。

这些老四合院原本都是清末富户人家修建的,解放后归了公家,公家分配给市里的干部当宿舍,一般做法是一间四合院分成三四套,分给三四个家庭。

姚小聂的父亲是义安市国营兵工厂的厂长,母亲是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都属于干部身份,就分了一套四合院里头的西侧两间厢房作为住处。

夕阳西下。

一个风韵犹存的大娘推着自行车走来,她远远地看见一个小伙子坐在路口的石墩上。

只见这小伙子白净俊朗,尽管坐着也不难看出一副修长的好骨架子。

哪里来的这么好架势的后生仔?

大娘走近了,不禁多看两眼。

姚小聂看着大娘走来,他站起来,笑道:“吴阿姨。下班了?”

吴阿姨看着这后生仔比她高整整一个头,好身板上穿着一身“洋衣裳”,新潮又精神,一头短发清爽利索,笑起来阳光灿烂,整个人精神得不行,让人印象深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灵动天阙之烽火红尘录 女神的贴身高手陈扬苏晴 官路多娇 球王贝斯特 异世战皇 英雄联盟之节奏大师 桃源小神医 极品契约保镖 女法医快到碗里来 都市之超级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