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模拟重力的好处(1/2)
在旋转模拟重力舱里,航天员使用跑步机的时候基本不用栓绳了,只要动作规范就能跟地球上一样跑步,就是稍微飘一点。>
不过栓绳之后效果更佳。>
睡觉可以躺着,可以感受床垫的柔软,可以盖一个薄薄的被子,不用找个睡袋把自己捆起来。>
模拟重力舱的洗手间才叫真的棒!>
虽然它还带有一定的太空属性, 比如马桶还是要主动的抽空气,让排泄物朝下走,但是相对于失重状态下的排泄,那已经相当好了。>
还有洗漱环节,比如洗澡,失重状态下就不叫洗澡, 只是拿湿毛巾擦一擦。>
现在在模拟重力舱里可以洗澡了, 水确实是自上而下的流动的,非常爽。>
吃饭的时候可以坐的稳稳当当,不用担心吃着吃着就飘了。>
也不用担心食物残渣四处飞散,甚至飞到你嗓子眼里,让你咳嗽不止。>
端着碗喝汤的感觉真不错,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油烟气体分离再利用的技术,简直完美,让他们可以在空间站的模拟重力舱里炒菜做饭吃!>
刚出锅的太空炒菜,谁吃谁知道!>
0.4g的重力能做到的事太多了,比月球重力强很多,之前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还羡慕在月球前哨站里的同行能安稳的坐着吃饭,没想到现在他们也可以了。>
并且更好。>
这些显性的好处还不是最重要的,隐性好处才是模拟重力舱被研发出来的核心动力。>
众所周知,太空旅行可以探索未知,体验冒险和刺激,还能满足人类对新奇事物的求知欲。>
但这仅仅限于短时间的太空旅行。>
实践证明,长期处于失重和真空环境中的太空飞行对航天员的身体会造成严重伤害, 比如导致肌肉萎缩或患上癌症等。>
目前,航天员在太空里停留的最长时间是400多天,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停留在太空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所以必须了解失重、高真空、温度波动大和高能量辐射的太空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并且还要一一克服它们。>
失重会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变,之前已经说了,会变得脸大脖子粗。>
这是在太空飞行过程中,航天员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像重力条件下那样惯常地流向下身。>
相反,下身的血液会回流到胸腔、头部,能引起航天员面部浮肿、头胀、颈部静脉曲张、头痛、鼻咽部堵塞,还有身体质量中心上移等问题。>
在最初几天,航天员还会患上运动病,又名空间运动病,它类似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旅游疾病,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会受到过度运动刺激。>
这种时候前庭器官会产生过量的生物电,然后影响神经中枢,最后出现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还伴随着胃不适及呕吐等症状。>
要是戴着头盔,甚至能直接吐在头盔里,那场面才叫刺激。>
在地球上, 发生运动病可服用药物减缓症状, 但在空间站上,即使造成更严重的空间运动病航天员也不能使用药物。>
因为太空环境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情况,就算要用,也得是针对太空情况研发的特殊药物。>
在太空中待了三个月后,一些航天员会出现肌肉萎缩,甚至会失去多达30%的肌肉块,这些回到地球后他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此外,太空飞行还会增加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风险,甚至会重新激活航天员体内的某些潜伏病毒。>
当航天员返回地球时,免疫系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长达数月的太空生活导致他们损失8%-12%的骨密度,这可能要花长达三年的时间才会恢复。>
另外,太空旅行的其他健康因素包括心理压力、打乱昼夜生物钟、极端温度和环境噪声,这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断和易感疲劳。>
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失重环境造成的,只要让航天员重新感受到重力,这些情况多多少少都会减轻一部分。>
对于,除了失重,还有同样危险的高能辐射。>
航天员离开了地面,也就离开了最浓厚的大气层和磁场防护,太空轨道上的大气分子已经非常稀薄了。>
少了大气层和一部分磁场的保护,高能辐射就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险的作用,毕竟薄薄的空间站防护层肯定比不上百公里厚的大气层。>
地球轨道上的高能辐射来自于银河系的宇宙射线和太阳耀斑,长期暴露在高能量辐射下,细胞会被杀死,dna也会遭到破坏,从而可能导致患上癌症和白内障的风险增加。>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在零重力状态下自然是既有坏处也有好处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神医四岁半,全皇朝大佬团宠我
重生之顾宁的悠然生活
爱妻入骨情何堪
摄政王的傀儡女帝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超级无良学生
嘘!十二继承者驾到
杨辰宁蓉蓉
村长的妖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