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2章 第132章看康熙神色有异,大臣……(1/7)

康熙神色有异, 大臣们也摸不着头脑,既猜不出皇上是高兴,是不高兴。也猜不出七阿哥究竟画了什么。

于是, 众人只能在几步开外老老实实的等着, 静观其变。

虽大臣们,有耐性在一旁等着,但几位小阿哥却等不及了, 纷纷围到桌旁, 去胤佑画了什么。

九阿哥一到胤佑的画上之物就瞪大了眼睛, 惊呼道:“七哥,你是画的什么呀?”

胤佑放下笔, 理了理刚才怕弄脏卷上的衣袖,风轻云淡的答道:“画的竹,你不认识?”

九阿哥说:“我当认识竹, 可是你画的竹怎么跟别人画的竹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九阿哥一脸颠覆认知的神情:“你画的竹怎么是红色的?”

胤佑笑着眯了眯眼:“红色不好吗?”

康熙站在一旁, 什么话也没说,就只是专心的盯着儿的画。

竹也不是纯正的红色,微微泛着橘调,竹身修长,竹节分明, 竹叶也是红色, 带着一点轻微的弧度,尾部带着微微上翘的弧度。

竹的最下方靠坐着一孩童, 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眼睛弯弯的犹如天边的月牙,嘴角微微上扬, 竟是睡着了。

他脑袋上顶了一本书,书页翻飞的方向与竹叶的方向一致。

光是样一副静止的画面竟也能让人感受到清风徐来的闲适。

康熙一眼就能出,竹下的孩童就是胤佑自己。

六阿哥皱了皱眉,问道:“有红色的竹吗?”

问题可大家问着了,不止几位皇,大臣们也在纷纷议论,世间究竟有没有红色的竹。

胤佑却混不在意,着六阿哥狡黠一笑:“也没有人见过黑色的竹,却有人画墨竹。”

康熙带出来的群大臣中,有满人也有汉人,有文臣也有武。

有的人在一头雾水,有的人一听到红色的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人叫法海,也是胤佑的众多舅舅之一——他是佟国纲的次,与佟家其他男儿不同,其他人都是做侍卫再一步步高升。

就比如隆科多,三等侍卫做到銮仪卫,再到现在的正蓝旗蒙古副都统。

法海是读书人,士出身,改庶吉士,现在供职翰林院,赐南书房走。次也跟随康熙一同出巡。

因为舅舅和白娘戏文中的和尚一样,又是读书人,所以胤佑她印象深刻。

法海上前一步,说道:“七阿哥是效仿东坡居士画的赤竹。”

一部分不知道典故的人,听到他效仿苏轼画赤竹的时候,就一副“虽我听不懂,但我觉得好厉害”的表情,正要开夸。

胤佑自己却晃了晃脑袋,笑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倪瓒】

话的意思是,我就画着玩,没想么多。

法海又问:“东坡居士画竹不画节,自下而上一笔画成,七阿哥画得竹,非但有竹节,且每一都着重勾勒,是为?”

胤佑说:“当是要画竹节的,君当如竹,风吹不折,坚韧不拔,方显气节。”

大臣们听后纷纷点头,用惊叹的语气,七嘴八舌的说道:“七阿哥小小纪,聪慧过人,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实乃皇上教有方。”

康熙背着手,一抬头就到了角落里一丛竹,再胤佑的画,除了竹下的幼童,其他也有七八分的相似。

此时正值午后时分,一束阳光从墙头照过来,正好笼罩着一丛竹林,竹便呈现出淡淡的金橘色。

康熙笑了笑,忍不住想摸摸儿的脑袋,当着么多人的面,是忍住了。

离开的时候,胤佑特意卷起了自己副画,准备拿回去给太皇太后瞧瞧。

李士桢出来送驾,走了老远,着皇上的车马离开。

胤佑忽想起什么,又转身回来,李士桢说道:“熹姑姑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不能常伴膝前,李大人务必保重身体。”

李士桢赶紧躬身礼:“多谢七阿哥。”

胤佑笑着回了一礼,才打马离开。

回到宫,胤佑迫不及待的跑到太皇太后的院里,皇太后、皇贵妃和宜妃也在。

次康熙出门,带上了宜妃,因为她的家本就在盛京,父亲是盛京内务府掌关防印佐领。

但康熙却没有带十一阿哥出门,宜妃多少有些放心不下,毕竟孩身体不好,她总担心出意外什么的。

大家都是当妈的,皇贵妃很理解她的心情。但事情也没有办法,只能安慰她,十一阿哥也已经九岁了,身边有嬷嬷宫女太监,不缺伺候的人,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再说了,就算在宫里,十一阿哥住在阿哥所,她们母也不能时常见面,有设么意外,宜妃也帮不上忙。

既跟着皇上出门,就开心一点,别总在太皇太后跟前提,惹她也跟着操心。

话说得很明白,太皇太后不开心,皇上也就不开心,皇上不开心,大家都别想开心。

宜妃倒也听劝,出门没几天,也就放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惹上大神:欠你99次情债 豪门契约:蜜婚100天 斗天路 大妖经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明末英雄 兽性潜规则:总裁强制爱 裁决执政官 网游之血族传说 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