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5章 第105章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1/6)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这些汉臣亡国几十年。写点抨击朝廷的诗词也实属正常。

汤斌本就是举博学鸿词科入仕, 康熙看中的就是他的能清廉,否则也不会让他身兼数职,还时常请他到文华殿举行经筵。

可见康熙对他这个人是非常认可的, 也不会过于计较他以前说过什么话, 只会看他为官期间做过什么事。

但有人把参他的奏折呈到了康熙的跟前,且群臣都在议论这件事,康熙就不得不让人去查这件事情。只要汤斌自己解释两句, 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想到汤斌既不解释, 也不辩驳。就那么坦坦荡荡的站出来, 说:“臣天资愚昧,有许多过错, 还请皇上严加惩处。”

即如,康熙也只当他是文人傲气,年龄也六十出了, 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穿一身破旧的官服,挺不容易。

说了他两句,也就该怎么怎么。

可是明珠余国柱可不能放过他。这件事情本就是他们俩因为董汉臣的事情,对汤斌怀恨在心,精心策划的。

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去翻阅他写过的文稿, 说过的话,还找了来一堆所谓的证人, 不搞死汤斌誓不罢休的架势。

于是,这件事就僵持下来了。

明珠一党坚决要弄死汤斌,汤斌是治学严谨的文人做派,为了一只鸡, 能让成年的大儿子跪在庭下背诵《朱子家训》,再撵回老家,并且说出“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可以成大事的”。

他根本瞧不这些奴颜婢膝的所谓满清臣。反正不管他们怎么污蔑陷害,问就是“臣有罪,求罚”,再问就是“臣年事高,恳请致仕回乡”。

太子还成年呢,康熙怎么会放他走?

一来二去的,事情总也个结果。事情不知如何传了出去,住在京师的江南人听途说,说康熙要将汤斌的家产充入内务府,还说汤斌带病入朝,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要被他们折磨。

听到的人都忍不住流下泪来,还要去为汤斌击鼓鸣冤。

康熙也觉得自己冤枉得很,汤斌连一身正经衣服都有,儿子想吃炖鸡都要被撵回老家,他有什么家产值得充入内务府的?

不过汤斌生病却是真的,一到冬天上朝,他总是在官服外面披一件羊皮袄上朝,在一众大臣里面显得格外寒酸,因,大家给他了个外号,叫“羊裘尚书”。

这天,朝堂上又谈了与沙俄谈判的事情,太子也被康熙从文华殿叫过来观政。

明珠索额图各执己见,双方的拥趸都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尽全力为自己一方争取。他人就默默地听,并不说话。

康熙不动声色的坐在他的龙椅上,看下面的人争个面红耳赤,也不发表意见,但心里自有定夺。

直到退朝的时候,汤斌迈蹒跚的步伐,手眼口鼻,一边咳嗽一边缓缓往玉阶下走,接下来他还要去文华殿为太子讲学。

现在经是九月中旬,天气比往年冷得更早一些。

这时候,太子迎了上去,周围的大臣纷纷望向他们这边。

本应是汤斌向太子行礼,但太子也向师傅回了个拱手礼,颇为客气的说:“汤师傅若是身体有样,今日回去休息,昨日您讲的我都经记下了,今日接看。若是有不甚明白的地方,记下来,改日再向师傅讨教。”

汤斌只说一点小病,不敢耽误太子的功课。

太子却笑:“要不先去毓庆宫,让太医先过来看看。”

若不是康熙不表态,明珠一党都快把汤斌弄死了。太子竟然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对师傅恭恭敬敬,嘘寒问暖。

索额图站在不远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说到底,这些汉臣都是养不熟的,他几次三番招揽,这个汤斌都不为所动。时看明珠余国柱往死里整他,索额图还觉得挺解气。

太子又不缺师傅,死了一个汤斌,朝中还有李光地、张英、熊赐履这么多汉人,还怕人给太子讲学吗?

况且,皇上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微妙。他既看汤斌的能,又厌恶他的闻人傲气。拖了好些日子有处理这件事情,说不定也是想借挫一挫他的锐气。

太子现在站出来,开表示对师傅的亲近未必是一件好事。

但这一幕偏偏也被大殿内还未离开的康熙看到了,但帝王也并有说什么。

汤斌最终还是能拂了太子的好意,告假回家养病去了。不过,还到中午,他家就来了两拨太医,第一波,是太子派来的,第二波,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给汤尚书诊治。

第二日,余国柱再提时,康熙直接把他瞪了回去:“汤斌的为人政绩朕是了解的,他这些年对太子的教导也颇有成效。往谁再提事,朕先治了他的罪!”

汤斌大抵是真的被这件事拖得身心俱疲,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这一病足足拖了一两个月,差点挺过去。

幸太子时常挂念他,三天两就让太医过去看望,及时调整药方,也别心疼用药,花了多银子詹事府承担可。

一时间,太子不惧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全职法师 地府朋友圈 武者在洪荒 通灵宝鉴 谁动了我的身体[娱乐圈] 蜜宠婚成:求娶失忆小甜妻 穿越之倾世皇后 宝宝联萌:魔君拐回家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